漫說筆洗(圖)

發表:2014-09-09 10: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人的書齋中,除了筆墨紙硯,兼具實用和審美功能的筆洗也是常備之物。做工精湛、造型輕巧的筆洗,有陶瓷、貝殼、石器、犀角、象牙、銅、玉等多種材質,為文人寄託情趣的輔助文房用品。

筆洗的形狀若盆盂,可以蓄水,用於寫字後清洗毛筆,造型多變,有圓形、桃形、荷葉形、竹節形等等。講究之人,還在邊口或內側彫刻各種紋飾,極具巧思,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雖然筆洗的產生年代至今尚無定論,但世傳毛筆為秦將蒙恬所造,而漢代就已有了筆洗,想來應當是在毛筆誕生不久後的衍生物。元代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裡載有元代的一個盜墓者,曾在晉代的古塚中盜得古銅器二百餘件,其中就有筆洗、水滴等文房用物。由於製作工藝精美,盜墓者認為晉代無法製作出如此精巧的器物,應當是漢代的東西,後以高價售出。由此可見,筆洗的歷史也是頗為久遠的。

現代醫史學家陳邦賢在《自勉齋隨筆》裡記載有一隻神奇的漢代筆洗:民國時期,陪都重慶的北泉公園裡有一個北泉圖書館,為南京的楊家駱先生主辦,藏有許多刺繡、金石、彫刻、碑帖等文物。鎮館之寶是一隻漢代筆洗,敞口淺腹,形狀如盆,邊上有兩隻提耳,每隻提耳旁各鐫刻有兩條魚。若是在筆洗內盛滿清水,再用手摩擦兩隻提耳,便會發出「嗡嗡」的響聲,就像是演奏音樂一般,非常好聽。而且摩擦以後,洗內的清水會從兩旁的魚嘴裡噴出,高可達三尺許,仿若四股細小的噴泉,形成一道奇特的景觀。

但是,筆洗的普及應用,還是在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宋代。「哥、官、汝、定、鈞」五大名窯都有筆洗傳世,足以反映宋代的城市商業的發達,以及當時的文人對於生活享受的前所未有的考究。

明代詩文戲曲家屠隆在《考盤餘事·筆洗》中云:「今用作洗,最佳者有官哥元洗、葵花洗。」明清時期,除了仿照前代的形式構造、花紋特徵燒制瓷筆洗,玉、犀角、象牙、瑪瑙等珍貴材料,也被廣泛應用到製作筆洗當中。由於明清時期的彫琢工匠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不少工匠都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可於材質上浮雕鏤刻出各式花鳥竹木、人物山水的圖案,清雋生動,巧若生成。尤其是宮廷的御用之物,於選料、做工方面更是精益求精,藝術性更大於實用性。這些妙手作之的筆洗,精緻工巧,晶瑩圓潤,表現出極強的藝術價值。

另外,用天然石材製作的筆洗亦是不容小覷,以質樸厚重、體勢古拙而自成一體。如用帶有天然斑紋的石材,打磨鏤空製成的筆洗,置之齋中案頭,亦一奇品,一點也不比其他材質的筆洗遜色。而作為一種生活的襯景,各式各樣的筆洗也是文人品味與心境的反映。

来源:包頭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