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晨】為什麼印度裔比華裔在美國更成功?(組圖)

作者:笑晨 發表:2015-09-08 08: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除了微軟谷歌,Twitter也在考慮印度裔CEO。曾擔任思科首席技術官的印度裔高管沃倫女士(Padmasree Warrior),成為推特首席執行官的熱門人選。

他們有搞笑的口音,影視劇裡常常被模仿;他們吃辛辣的食物,不辣不爽;男人們戴大大的包頭;女人們穿著鮮艷的紗麗。雖然印度裔佔美國總人口不足1%,但印度裔在大公司的高管的人數僅次於白人,遠遠超過華裔。印度正在成為一個「盛產」CEO的神奇國家。為什麼印度裔比華裔在美國更成功呢?華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些什麼?我們的孩子如何揚長避短迎頭趕上呢?

印度的主要出口:CEOs


谷歌CEO,43歲的桑德•皮採(Sundar Pichai)(網路圖片)

2011年《時代週刊》刊登文章《印度的主要出口:CEOs》(India's Leading Export: CEOs)。文章說,美國500強公司的CEO中,美國人最多,其次就是印度裔。

今年8月,谷歌任命43歲的印度裔美國人桑德•皮採(Sundar Pichai)為首席執行官引起轟動。百事可樂、微軟、Mastercard、Adobe Systems、Sandisk等大公司近年來都由印度移民執掌。此外,兩個美國最保守州的州長是印度裔,白宮高級顧問以及美國衛生總監也是印度裔。


微軟CEO,48歲的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網路圖片)

收入最高

印度裔家庭生孩子的個數較多,三世同堂一起生活的比例高,但這完全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家庭收入與教育水平。

2014年的美國人口調查顯示,美國的印度裔是所有種族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了91,195美元,遠超白人的50,740美元,也超過了華裔的84,300美元。

印度裔的很多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內,許多女人並不出去工作,丈夫沒有後顧之憂。而華裔多數夫妻雙雙打拼職場。

教育水平

這2013年美國聯邦勞工部的數據顯示,25歲以上就業人口中,印度裔76.1%有大學學位,華裔是56.8%。

承擔風險

在矽谷,印裔佔就業人口的6%,但16%的初創公司都有印裔參與創辦的足跡。願意離開印度而移民海外的人往往有冒險精神,具備了企業家的特質。

面對歧視


萬事達卡總裁及CEO,55歲的辛格•邦加(Ajaypal Singh Banga)(網路圖片)

外國人來到北美,多少都會受到歧視,好比外地人來到上海,也是一樣。黑黑的皮膚、蹩腳的口音,印度人也沒少受傷。他們曾被直言不諱「你們印度人不可能成為好CEOs」。印度人會被問道「你會迷惑蛇嗎?」,就像中國人被問道「你吃狗肉嗎?」一樣尷尬。他們大部分人把這作為前進的動力,一種挑戰。

在印度本土,印度人有著各種各樣的民族和教派。英國人一度利用他們之間的紛爭,統治印度。來到北美,印度人發現不管他們屬於哪個民族、教派,甚至來自巴基斯坦、尼泊爾,他們統統被視為印度人,都一樣。當一部分印度人認識到這一點,就幫助其他印度人也認識到這一點,於是他們放下了彼此的隔閡。我們華人來到了海外,無論是大陸人,還是臺灣人、香港人、藏人、新疆人等,都被當成「唐人」,應彼此提攜。

成功土壤

2015年,派思諮詢(APEX RECRUITER)研究了美國500強企業CEO國籍分布。85%的企業由美國本土人領導,15%為外籍或外裔CEO。這75名外籍或外裔CEO中,印度10名,英國9名,加拿大7名,澳大利亞6名。香港和臺灣各1名,中國大陸無人上榜。

印裔CEO人數超過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因為美國本身就是移民國家,比世界上多數國家對移民的態度更友好,更尊重人的種族、信仰、家庭背景等,這也是印裔在北美成功的土壤。

民主制度


百事可樂董事長及CEO,60歲的英德拉•努伊(Indra Nooyi)(網路圖片)

印度人移民後,將所在國當作自己的國家。大陸人受共產黨教育多年,很多人放不下原來的觀念,仍把美國當作假想敵,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兩國發生紛爭,許多申請美國公民多年的華裔希望中國贏,這讓美國人對華裔不敢重用提拔。

此外,共產黨一言堂的制度,管理人員「靠老爸」的潛規則,使得一些人不太習慣於表達不同看法,人云亦云就難以脫穎而出。印度高管熱衷於表現自己的觀點,因為他們從小生活在多民族的民主國家,從小就擅長辯論,而不是一味服從上級。也善於領導、管理和接納有不同政見的人。

英語水平

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印裔語言佔優勢,但不是他們職業成功的主因。華裔說英文沒問題,但是要走到高層,用英文辯論,闡述觀點的時候就會顯出弱勢。因此,華人家長要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表達與辯論能力。

人脈資源

印裔精英階層,很注意幫助本族裔。在招聘、工作安排和培訓上都會刻意提攜本族裔的人。被提攜的人也如法炮製,形成各種團隊。反過來又增強了印裔高管的職業競爭力。這種良性循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印裔中高管。

華人精英不在少數,但很少提攜本族裔人士,多處於單槍匹馬狀態。有些人想要提攜本族裔人士,卻發現對方在關鍵時刻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牆頭草,隨風倒」不得罪人的態度,不但不互相幫助,連說句公道話,講出事實的勇氣都沒有。中國人的戒心、嫉妒心、鬥爭哲學阻礙了我們在海外的職業發展。

提攜後輩

印裔成功者注重提攜下一代。1992年,當時的矽谷印度裔成功人士聚集一起,籌辦印度企業家協會,來幫助和培養下一代矽谷印裔創業者。他們每人每年交會費1500美元,明文規定必須幫助後來者,並不要求回報。你不求回報地幫助了我,我再不求回報地幫助後來者。他們沒有被「少數人力量有限」的觀念阻擋。幾十人的協會,發展到在13個國家,54個分支機構,13,000多名會員。其影響力早已走出矽谷,成為企業家和投資者間的平臺。

這個協會使得印裔形成了一股風氣,這種風氣由小變大,由幾十人開始,從矽谷,到美國,至世界,進而影響和推動了印度本土的發展。可謂蝴蝶振翅,非同凡響。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