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人生:閱讀後 創造非講不可的作品(組圖)

作者:乙欣 發表:2016-08-11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閱讀必須看的書學習

講訴必須說的話表達

這都是必須的

書頁快速翻跳

嘴唇輕緩開合

這都是必須的

 

人生就是如此

總好過

抱擁了彙集的萬千知識

恍若原初

吐露了聚焦的眾繁詞彙

彷似沒說

 


孔子讀書的態度,真是大家應當學習的典範。(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時候,想要運用某一句大詩人的詞句時,卻約莫只想得出一兩個關鍵詞而已。萬一手邊沒有電腦或手機可查詢時,更是讓人支支嗚嗚說不出話來。既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常識」淺薄,更想借由隨便張口就書卷氣十足的樣態來自滿一下。更糟糕的是,有時候想著想著,連帶地連其他更簡單、更基本的常識都想不起來了。腦子一片模糊……

因為閱讀書籍的時候,過於囫圇吞棗、不曾去探究詩詞、文章的意思,或是那是久遠以前所習得的知識,後來不曾再運用,難免忘卻,或是那款知識是與生活脫離的,因此一般時間實在是難以利用屬於不是與日常生活融合的知識。總而言之,知識真的是越用越清晰、越用越犀利。

倘若你是喜愛文學作品,那就挑選一個自己喜愛的作家,來反複閱讀他的作品。現代的人為什麼總會緬懷某些偉大的古人,那是因為他們不靠花俏的宣傳,就已經成為了超越時空的典範。韋編三絕的孔子,永遠是讀書人應該學習的名人。

猶記得重複在覽讀郭松棻小說的幾行字句,就曾捕獲彷彿是凝結了一生的震動。偶爾敲打著鍵盤,組織著字句時,才發現我多少從小說中看見了郭松棻一字一句,琢磨著、構思著小說輪廓的姿態。看見了一個身為作家,對於寫作的虔誠。越是熟悉,越是受到文字的精準度所感動。這是在嘗試貼合某一位作家作品的感思。

現在對於某些過往所醞釀的現在,有些懊惱:有時候,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看似抱擁無量知識,卻對自身產生不了些許的能量。那是沒有從知識中找到整合思考與情緒的能量?

有時候,覺得閱讀書籍有個好處,就是看到了某個感動自己的句子或概念,就想照著那樣的方向前進,熱烈地去執行。有時候,覺得閱讀書籍後,更覺得個體的渺小。有時候,又覺得能說出點東西的自己,又好似真的有些不錯似的。可是,那只是將某個知識的一小點放大來看了,只得暫時的自我滿足感......


汲取書籍知識後,能夠在工作場合上運用出來,是件幸福的事。(圖片來源:Pexels)

大家都說碩士生、博士生滿街跑。有時真想問問,一個碩博士生在求學期間,究竟閱讀了多少書籍,讀通讀懂了多少知識?自己從書籍中獲得什麼能量?

其實很多碩博士生都曾經歷,在追趕著知識、被迫夜不能眠的日子裡,在手捧書籍,或手不停歇地敲打著鍵盤地整理書摘或心得,面對著不曾改動卻因龐大而驚人的知識,慌亂又不由自主地生產出一個接著一個自問自答的無聲瞬間,總渴盼能因為汲取的量多來讓自己立足於空虛不墜的安穩境界。抓捕著沒有邊界的知識,真的是件渺茫的事!

然而,當度過了那段歷程,開始將所學的融會貫通,再設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文章、開創新品、研發新程式或理論……)時,隨後將開始因為自己的心血是否遭到打擊、駁回,而逐漸醞釀出更多強烈的複雜情緒。誰不想自己的作品被人認可、推崇。可是,有的時候只是因為表達了,傳遞了想法與心緒,就夠了。猶記得在與那些過往反覆翻讀的書籍對話時,那時候是真正的快樂!

李渝曾說過:「世界自然是不會多或少你一篇文章一本書的,只是專心在文字上,斟酌進出字句間,寫作是能,可以,應該對寫的人有靜心凝神的作用。」

無論他人品評的結果如何,能開始延展已讀與反芻後的東西,是件幸福又苦澀的事!很多時候,我們在漫長的過程中,能夠一邊享受苦痛,一邊享受喜悅,一想享受徬徨,一邊享受成長,就可以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