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降薪潮失業潮,雙潮齊降(圖)

發表:2016-09-30 1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面臨降薪 失業問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30日訊】金融危機之後,人們一夜之間發現習以為常的好日子結束了。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各行各業不僅面臨需求不振,還需要面對生產方式的變化,甚至是政府監管的升級。失業潮、降薪潮曾經是市場經濟國家的「專利」,但一輪混合著失業與降薪的大潮正在中國醞釀,很可能會撲面而來。

先看失業潮。就業問題在中國是個「准政治問題」,在中國政府的發展目標中越來越重要。據人社部統計,2015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同時,2015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是4.05%,完成了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

然而,中國的失業大潮也在醞釀之中,在各個行業、各類企業,顯性和隱性的失業人群在不斷增加。在國有企業,原來進國企被視為端起了「鐵飯碗」,但在經濟低迷面前,再鐵的飯碗也有被砸掉的可能。如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僅這兩個行業估計將造成180萬工人失業(主要是國企)。一些國企基於「講政治」不敢大規模裁員,但越來越多的國企拿出錢來在低水平維持就業。如現在很多央企成立外包服務公司,把分流人員養起來,這些人去了之後只能拿三、五千塊錢,毫無職業發展空間。現在國企改革走向國有資產控股集團模式,社會資本逐漸參與進來,股東會考慮降低人力資源成本。雖然社會責任因素依然重要,但已經不像前幾年絕對至上了。

外資企業也加入到裁員的大潮之中。過去在華外資企業在雇佣上一直合規,但現在市場在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外資企業為了實現每年3%-4%的利潤增長而降低1%-2%的人力資源成本。據人力資源公司稱,一批對西方科學管理理念十分熟悉的高管人員正在被外資企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成本相對較低的實幹派。有很多五十歲上下的員工,外資企業寧可一次性補償一二百萬元也不再聘用。業內感慨:現在連外資都「掐著人頭算成本」,「可見現在地主家餘糧也不多了。」

民營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的「大戶」,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但近年大量民企破產倒閉。中國首部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顯示,20年來,中國每年新誕生的民營企業15萬家,但同時每年又死亡了10萬多家。在傳統領域,房地產、鋼鐵、水泥、煤炭、有色金屬、大宗商品、玻璃、傢俱、服裝等多個行業處境艱難;在金融領域、新興領域,大量企業開始停止社招,多家企業合併,都造成大量的事實上失業。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經過調研曾得出一個破產企業數據,全國每年約有75萬到80萬家企業退出市場。企業破產倒閉意味著大量就業崗位消失,失業問題加重。

隨著失業問題變得嚴重,就業人群的工資增長開始變慢。中國近年來的勞動力成本明顯激增,一個初級審計師的工資五年來已經翻了近一倍,一個在大城市建築工人的薪資更是接近十年十倍。這種普惠式的收入增長還能持續多久。我們估計,如果中國經濟L型增長持續,很快就會有為數眾多的降薪潮出現。國內金融業中,銷售人員佔了很大比重,降薪裁員現在剛剛開始。在券商經紀零售業務中,混業經營和網路營銷使得線下人員銷售沒有以前重要,這部分業務人員也素質參差不齊。當企業意識到業內人員收入虛高,降薪潮將是必然的。現在,國內外勞動力市場依然處在調整當中,雇佣關係正在發生變化,臨時性崗位越來越多。這兩年中共官方公布的調查失業率只上升了0.7個百分點,就業壓力看起來不大,但失業者再就業的質量沒有以前高了。據某人類資源公司的跟蹤,典型例子是機械製造業高級技工去當了快遞員和網路約車司機,他們的收入會明顯減少。

經濟增長是穩定就業和薪酬增加的源泉,如果沒有經濟增長(要麼基於規模擴張,要麼基於創新),企業經營會遇到問題,失業會加重,薪酬遲早會減少。對於漸漸成形的「失業潮」+「降薪潮」,中國社會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來試驗。

責任編輯:岳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