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風潮浮出水面 中關村最後的堡壘被攻破

發表:2001-11-09 05: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整個中關村自今年二季度以來瀰漫在裁員氣息中難以自拔。從業者的職業生涯變得彷徨不定。老大聯想最後也成為其無奈的追隨者……一度尊為金領階層的人們,面對明天卻要做出艱苦抉擇。

■最後的堡壘 聯想被攻破

  中關村的裁員風潮,以聯想裁員為背景,最終清晰地浮出水面。而其中的知情者說,事實上聯想裁員更具有中關村最後的堡壘被攻破的意味。

  本月3日,中國最大的IT企業聯想,首次在新浪網上就企業裁員一事,發表了簡短的聲明。業界為之震動。

  「聲明」中雖然在詞句上迴避了裁員的字眼,用「人員優化」代之。但聯想明白無誤地傳達了裁員的意義。按照聯想的聲明,此次裁員的幅度為5%,半年一次,全年幅度為10%。敏感人士會一下子發現,這個數字比往年增加了5%。而聯想旗下的FM365網站,則大幅裁員達30%。

  聯想解釋,這是每年都會進行的末位淘汰與人員優化。是聯想集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一項常規工作,屬「正常調整」。

  裁員主要是大氣候所致。聯想說,「今年整個IT行業處於不景氣狀態,為保證發展的競爭力,降低成本,決定今年採取與往年不同的方式。人員優化比例有所提高,從5%提升到10%,並且在半年集中進行一次。在本財年的年底,聯想仍將進行下一次5%的裁員。

  實際上,聯想的裁員在中關村是遲來的訊息。整個IT產業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與最大程度的裁員。據記者瞭解,聯想的其他同行,裁員在30%以上者並不鮮見。整個中關村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就瀰漫在這種氣息中難以自拔。只因聯想老大的旗幟的意義,裁員信息顯出了倍增效應。

  中關村IT產業的裁員風潮,最先從網際網路企業發散開來,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瀰漫。大致從去年9月開始,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突然之間紛紛跌進了裁員漩渦。幾乎所有網站均泥足深陷。遠及TOM、中華網,近及263、搜狐、新浪,全部經歷了殘酷的裁員歷程。有人統計,當初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的百萬大軍,歷經裁員洗禮後,剩下的不足70%。

  但中關村的IT企業後來得到的消息越來越殘酷。現在很多中關村企業甚至採取了未雨綢繆的方式。每項業務增長稍一放緩尚未見頹勢時,就已著手裁員。記者從人才招聘網站上獲知的信息是,最近IT人才的求職意向已然超過了需求意向,這種逆轉幾年間首次發生。許多求職者就來自於中關村的大型企業。

  獵頭公司預測,中關村企業的裁員仍會繼續。年內將有2000到4000人需另謀職業。到2002年底之前,裁員的跡象不會減弱。

■為什麼裁員 發端於中關村

  業界人士分析,中關村企業裁員是一種必然。在並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中關村企業與全球其他產業巨頭的依存關係越來越密切。上游企業英特爾的每一次裁員,都會直接影響到中關村下游企業。「9.11」以來全球IT產業加劇的不景氣,作為產業鏈條一員的中關村根本無從迴避。這是歷史的宿命。

  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的特性,也是裁員風潮得以形成的原因。作為新興產業的IT,時時面臨未知的考驗。全球第二大獨立軟體企業CA公司董事長王嘉廉曾對記者說:「我多年的經歷證明,一個高科技公司要生存、要成功,很不容易。商戰中處處血雨腥風,環境變化莫測。就像汽車產業一樣,美國曾有3000家汽車廠,現在只剩下4家了。IT產業前景勿庸置疑,但企業要想做到特別成功面臨很多困難。」這家公司也剛剛經歷了5%的裁員。

  按照管理界人士的觀點,人員冗余,最基本的原因在於管理。而中關村企業的管理一直是企業經營的薄弱環節。僅記者所知,中關村有的軟體公司就達到2000多人。而如果將職工人數與企業的產值相比,中關村的絕大部分企業人員本來就有很大的水份可擠。管理也是被列為提升中關村企業檔次的一個關鍵。

  在大產業的轉型面前,裁員也是企業必經的階段。引發這個轉型的,就是神奇的網際網路技術。它改變著每個普通人的命運,同樣改變著企業的命運。飛速發展了十餘年的中關村,遇到了技術引發的轉折點。聯想、方正、同方、四通、金山、用友,沒有一家中關村企業不在觸網,向網際網路、通訊產業轉型,不惜一切向價值鏈的高處攀登。然而,新的商業週期來了,聯想FM365就只好大裁員──「企業商業模式的調整,」聯想的解釋非常真實。

  中關村是當初風險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這加劇了裁員表象的慘烈。有人用.com橫屍遍野來形容倒閉的慘狀。中關村正經歷著新經濟走向回歸的第一個商業週期。

■職業化地面對裁員

  一部正在播放的香港電視劇,描繪了在遭遇裁員之後,主人翁整個命運的變化:房子的分期付款,子女的教育,一切描繪中的圖景,化為烏有。中關村越來越多的人,正品嚐著劇中的滋味。

  人力資源專家的話,可能因過於冷靜而顯得無情。「如果流動受到了限制,企業就等於走向緩慢的死亡。裁員是一種轉換新鮮血液之必須。」

  「短期內削減成本,快速獲得盈利,」是中關村的網路公司人事經理最經常給被裁員工的解釋。這只是一種企業選擇,而不能完全說明它經營的好壞。

光華管理學院梁均平教授認為,企業的第一要務是生存,是賺錢。而生存的必要條件,則是一要有必須的現金流,二是其利潤要高於銀行貸款的利率,三是要有穩定的市場,缺一不可。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企業都有可能引發裁員。

有人說,中關村有9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天都有企業在倒閉。這比裁員要嚴酷得多。 但在中國,較高學歷的人面臨無情的失業命運,仍足以產生不小的震動與社會影響。

  中關村歷來風雲際會。裁員在相當大程度上左右著人們對中國IT產業的信心指數。聯想裁員已經引起了臺灣上游主板廠商的極大不安。對整個中關村的心裏影響不可忽視:公眾樂觀的心理承受力正變得脆弱。「中關村的聯想神話,能順利演下去嗎?」有人已經為自己的房屋分期付款而擔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