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月薪請不來程序員 質疑中國軟體業高薪制

發表:2001-12-13 06: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與設計師、駕駛員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人不同,那些將程序改來改去,將模塊一變再變的軟體人員正拿著高薪,享受著「專家」的美譽--

逃出中關村

11月12日,中關村發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園區內20%左右的主動辭職者已經流向了外企。中國人事科學院的專家認為,在WTO面前與外企的第一場戰鬥中,中方處於劣勢,而且這種劣勢還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一位「村內的」軟體公司倒戈者明確表示:最大的誘惑是外企的培訓承諾、薪水待遇(往往是國內同等人員的1~2倍),以及帶薪年假、旅遊、住房等等福利。

長期以來,中國的專家學者們都在呼籲改善中國企業的激勵制度;

長期以來,中國的專家學者們都在為企業設計各種先進的人才政策;

長期以來,他們夥同中國企業的老總們為企業面臨WTO後的人才競爭而精心策劃、制定安排了各種精妙絕倫的棋局。可惜就因為「待遇」二字而毀於一旦,敗下陣來。

那位倒戈的老兄還算不錯,忍住了沒將「薪水待遇」這條放在第一位。其實就算他實在點告訴那些苦心積慮的人,就是因為「錢」字而離開了那片「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專家學者們也沒法挽救這種局面--畢竟,正是因為當初許諾超出其他行業者收入的發端使這位老兄十年寒窗苦讀,義無反顧地踏上了IT這條「黃金鋪成的大道」。

筆者不是研究人事的專家,更不是心理學方面的能手,但是明白人往高處走的道理。如果說當初為了吸引人才而吶喊著高薪的口號,那麼就勢必會面臨今天因為支付不了更高的薪水而敗走麥城的窘境。

逃出中關村的人們,在因為企業互相競爭而慢慢養成了高薪驅使的習慣後,能怪他們嗎?

深圳快撐不住了

深圳快找不到技術工人了。

在深圳市今年第三次向社會公布的當年度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中,高級鉗工的月薪水再次超過了碩士研究生。前者的高、中、低三種指標分別是:6600、4300和3200元;後者則為5900、3500和2400元。似乎為時已晚,許多企業仍然聘不到高級技能人員,其實是根本就沒有目標人群。

這是一顆釀了近20年的苦果,怎能憑一朝之力改變?為了向更高身份或收入靠攏,奮鬥在浪尖上的IT中人已經快忽略了還有技術工人這個職務。正是他們,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模樣,正是他們,在過去的許多年中一直處於收入的低層--至少比軟體程序員要低,可也正是他們,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責任。

當人們再次想到的時候,社會已經形成了高級技工人員的斷層。何止深圳,發達城市幾乎都是如此。

然而與此同時,中華英才網出資百萬,耗時3個月,在國內外40個城市開展的一項收入調查卻又得出了這樣的結果:在15個行業、23類職務中,薪金最有吸引力的算計算機行業,(但被調查者竟然還對目前的收入普遍感到不滿),其次是律師、會計師等專業服務行者--前三名中沒有第二產業技術者。

看來只有加薪,加薪,再加薪了。月薪不成,就用年薪,再不成,就乾脆用期權、股票作為許諾,直到拚個彈盡糧絕方才罷休。不過對於財大氣粗的外企來說,在這種持久戰中一般不會敗陣,倒是往往造成中國軟體乃至諸多行業陷入員工薪金一路飆升的怪圈。

唇亡齒寒

很多人還在高呼為我們的民族軟體人員加薪,目的只有一個:留住他們。

留得住嗎?當深圳不停地抬高藍領收入仍求能人若渴的時候,中國軟體的發展因為從業人的高收入而趕美超英了嗎?在軟體公司中,高級技術人員是否在為軟體產品的失敗而承擔責任?

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中,很多代表在討論收入問題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看到了一種社會怪現象:出現了只比收入不比貢獻,只知道爭財而不知道生財;社會上出現了求富心切、斂財不擇手段的情況,導致大量財富流失,造成少數人暴富。這從更深層認識了收入的問題。

正如「唇亡齒寒」四個字所揭示的,最初的心理防線應該建立在整個鏈條中最開始那個環節。如果再沒有建立起員工為事業奮鬥的精神動力,一旦被薪水擊潰,就很難挽回了。這是一個全面而又複雜的工作:包括教育、經營管理、媒體宣傳等眾多方面,要求是大家步調一致,統一協調。就像抓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那樣,淡化薪金在擇業和選擇發展前景中的地位--至少在招聘會的時候不要再把這一條放在最醒目的地方用紅色凸出。

中國軟體人要掌握的不是薪水代表實力的硬指標,而是軟體在中國尚是一塊處女地,會在其中挖掘出無盡空間和樂趣的「軟動力」。

就像為過熱的頭腦降溫一樣,軟體者該降薪了。但是,降薪只是一種說法,所以,這篇文字並不是真地建議從現在就調整整個行業的薪金水平。而是幫助為軟體行業的管理者尋找自己的軟肋。如果真的降低整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那也至少能帶來花同樣的錢,從更多試用者中挖掘出有潛力員工的好處。

並不是不要去探討更好的激勵機制,不去向外國學習先進的薪金制度,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整個軟體行業浮燥的心理。單純追求高工資只會使公司員工用薪水來衡量企業的好壞,從根本上改變軟體從業人員的心理,用激勵機制與個人發展和公司發展相統一,才是救亡圖存的根本大計。

「淘盡黃沙始見金」,要是再有員工因為工資而「叛逃」的話,不如說一句:由他去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