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青海上萬農民賣血維生

發表:2002-04-04 02: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時報報導,甘肅天祝縣東坪鄉和青海省樂都縣、民和縣的蘆花鄉、馬營鄉、馬廠鄉及北山鄉等五個鄉的農民中,約有一萬左右的農民有賣血史或常年賣血,賣血所得收入是這些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當地農民賣血經常凌晨三點就要起床,步行四個小時到甘肅蘭州市內的採血站;一般來說,早上七時三十分,採血站的工作人員就開始抽血化驗,大約三小時後,符合條件的農民開始抽血,一次抽六百CC,所得到的報酬是每人八十元人民幣的營養補助費,中午還有一頓免費的稀飯饅頭,此外,每人還能拿到八兩白糖和二兩茶葉。

青甘交界的農民自嘲:「早晨是洋、中午是芋、晚上是蛋,全天吃的是洋芋蛋(馬鈴薯)」,賣血五個鄉的農民平均居住在海拔兩千兩百至兩千七百米的山上,由於連年旱災,馬鈴薯是當地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同時也是當地農民主要口糧。

甘肅境內的東坪鄉去年年人均純收入只有六百二十元,青海境內的四個鄉情況更糟,只有四百四十元左右的年人均純收入,因此,除了少數有人在外打工的家庭和身體不適合賣血的農民外,絕大多數家庭都有人常年賣血,有些人甚至賣血長達數十年,還有人快七十歲還賣血。

被青海及甘肅省界分割的樂都縣蘆花鄉轉花灣村有四十多戶,其中三十五戶在賣血,六十一歲的李守中是年齡最大的賣血人,他賣血已有十九年;今年一月,採血站不再買他的血,家裡改由大兒媳婦「接班」賣血。老人說,他賣出的血「足足有兩大水缸」。

轉花灣村的陳邦順則是靠賣血供兒子上大學,四年來,他總共給兒子六萬三千五百元,至今還欠人一萬多元,而這些錢八成是靠夫婦兩人賣血得來,但是,已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去年十月給家裡寫了一封信後,到現在音訊全無。

按規定,採血要有一定的間隔,但陳邦順每次花十五元,委託被稱作「血頭」的中介人辦假的「無償獻血證」,藉以密集地賣血,按照當地行情,四百CC的血液價格是一五○元到二四○元,血漿的價格則是八十元。

就連轉花灣村村長趙萬柱都靠賣血維生,他表示,不賣血怎麼活,鄉里一年給一百元的工資,除此之外,就是種土豆(馬鈴薯),這年年乾旱,小麥沒有收成,土豆也賣不了幾個錢,只能去賣血了。

上述五個鄉的賣血風氣,除了窮之外,也與他們傳統的觀念有關,從六十年代起,當地的部分農民就偷偷到很遠的縣城裡賣血,村裡的農民看到依靠自己的身體還能養家,而且無需任何技術、投資就可以得到酬勞,幾十年來,當地農民就形成了這種「以血養家」的意識,並且把這種觀念傳給下一代,就連當地的年輕人沒錢喝酒都要到抽血站賣血換酒。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