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失業率可能達10%

發表:2002-06-19 16: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陸經濟觀察報: 6月10日公布的勞動保障部和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01年底,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到今年3月底,升至3.7%。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估算,實際城鎮失業率在5%-6%之間,有專家認為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實際數字可能達到10%左右。
  「中國正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就業戰爭!」國情問題研究專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對記者說。據他計算,中國以世界上9.6%的自然資源(指電力生產量、商業能源使用量、農業種植面積和水資源)、9.4%的資本資源(指國內投資額、資本市場、淨外國直接投資,按實際購買力平價計算)、1.85%的知識技術資源(指個人電腦數、網際網路主機數、本國居民申請專利數、科學論文發表數和研究與開發支出,按實際購買力平價計算)、1.83%的國際資源(指出口貨物和服務總額、進口貨物和服務總額、版權和專利收入、版權和專利支出)來為26%的勞動力人口創造就業機會。換句話說,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要像中國這樣提供7.3億個工作崗位,整個西方發達國家總共才提供4.3億個工作崗位。

  4月發布的《中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狀況》白皮書對我國的就業形勢進行了分析。白皮書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出現勞動力過剩,就業問題現已成為社會生活中最為緊迫的問題。6月10日公布的勞動保障部和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也再次印證了白皮書的結論。公報顯示,截至2001年底,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到今年3月底,升至3.7%。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估算,實際城鎮失業率在5%-6%之間,有專家認為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實際數字可能達到10%左右。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司長王英才4月中旬在北京的一次研討會上透露,「十五」期間我國將新增勞動力4650萬人,加上現有的1750萬下崗待業勞動力和農村1.5億剩餘勞動力,要滿足這2億多人的就業至少需要今後5年中每年增加幾千萬個工作崗位,而現在,即使每年經濟成長達到7%,每年新增的工作崗位也只有800萬個。何況,近年來GDP的增長對就業增長的拉動力不斷下降,80年代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拉動就業增長0.32個百分點,而目前還不足0.1個百分點,估計缺口將是2000萬人。像紡織等傳統產業會增長一些就業崗位,但由於勞動力素質的問題,仍然會出現有人沒事幹、有事沒人幹的現象。大齡、低技能的人員將因長期失業成為社會貧困階層,下崗人員再就業率越來越低,失業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是,據一些學者估計,今後10年,我國勞動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還會持續上升,只有到2010年以後才會下降。因此,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高失業率將與長失業期並存,就業弱勢群體將持續擴大。

  不僅僅是工人,具有高知識、高學歷的大學生群體也開始出現失業現象。這就是所謂「2030現象」,即20歲到30歲之間的人面臨的就業難題。作為一種新失業現象,它其實也可以叫做畢業失業現象。「2030現象」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據有關調查,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16歲以上30歲以下者,佔了50%。

  當前就業問題的嚴峻還表現在它與農村問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經濟學家張曙光認為,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處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業國,農村滯存了數以億計的剩餘勞動力,城鄉每年還有1200多萬新成長勞動力進入勞動大軍。入世後?僅考慮3%的糧食進口,也將減少農業就業機會上千萬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在現有1000多萬的基礎上,每年還將增加至少200萬。目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總量已經達到1460萬,約相當於城鎮經濟活動人口的7%。在上述各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即使每年只增加失業人員200萬,也將使我國城鎮失業和不充分就業人口達到經濟活動人口的8%以上。這在新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可以說,在整個「十五」及以後的若干年,中國將進入嚴酷的高失業和就業結構大調整時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面臨像中國這樣的就業挑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