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刻苦耐勞 俄農場主最愛

發表:2002-08-15 18: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雖然俄國濱海省官員認為,不斷增加的中國移民已成為俄國遠東地區隱患,對莫斯科也是一大戰略威脅。但由於中國農民吃苦耐勞特性,現在連歐俄地區的農場主人也舍近求遠僱用中國農人。

九十年代迄今,中國東北地區農民向俄國前進,據俄國官方指出,如今中國人在俄國數目,據俄國專家指出,實際常住人口為一百萬以下。如果是採經常出入境者計算,才有百萬以上,而且其中有許多是重複計算,也就是一年出入中、俄海關好幾次。

臺灣中國時報消息,據「美聯社」報導,目前絕大多數的中國打工者都集中在濱海省,但有一部分已進入歐俄地區,這些中國人持有合法的工作證,屬於季節性打工者,工作地區是低技術、勞力密集的俄國農場。

距離莫斯科東南九百公里的沃洛格達地區(Volograd),目前就有二百三十二名中國農人分布在幾個農場。七個月以來,這些中國人住在自己搭建的簡易工寮,吃中國式的土豆燒牛肉,忍受早春嚴寒及盛夏酷暑。每天從早上五點上工到晚上九點收工,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周休。

五十歲的老王說,「最令人不習慣的是大家都不懂俄國話」。老王和其他農人都來自吉林,他們以前沒到過俄國。這些中國「農耕隊」每隊約十二人左右,其中有翻譯、廚子等。俄國農場主人並非按底薪計酬,而是採收成分紅制。

中國農人表示,希望年底回老家時可以拿到八百到一千美元。他們領的是盧布,臨走時才換成美元。中國農人徐小明說,「一切都好,有新鮮蔬果吃,但誰知道收成時價錢好不好?」

俄國農場主人盧申科對中國農人讚不絕口。盧申科首開風氣之先,四年前僱用中國人。他說,「中國農人非常勤奮,派給他任何事都能順利完成。要是叫一個俄國人到中國幹活,肯定會走失」。

由於盧申科靠著中國人致富,當地其他農場主人要求他介紹一些中國人,盧申科今年也額外僱用六十多名中國農人。由於中國農人安分守己,加上不會說俄語,沃洛格達地區少見中國人四處活動,當地媒體未如其他地區媒體般,把中國人視為「侵入者」或「威脅者」。

莫斯科中國移民專家吉爾伯拉表示,俄國農場主人是被迫選擇中國人的。首先,中國人不像俄國人那麼嗜愛杯中物。其次,俄國在蘇聯共黨專政時期,許多國有集體農場的農民丟失農作技能,許多人成為工廠技術工。而中國農民至今仍保有農民特性。

俄國農場主人一致認為,今天的俄國不存在免費的勞動,與其僱用俄國人,還不如用中國人。然而,遠征歐俄的中國農人並不想長期待在異地。他們說,還是家鄉好,大家在俄國幹活,為的是要改善家人生活,不是想移民。

中國時報 8/14/2002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