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小意思大案在後頭 稅收風暴醞釀新高潮

發表:2002-09-21 01: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國家稅務總局負責稽查工作的官員說:「一批大案將在下半年被公布,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劉曉慶案根本算不上什麼。」「這些大案都是今年查處的」。一切跡象顯示,稅收風暴的高潮還在醞釀中。

從富人們查起

中國加強稅收的影響,《福布斯》雜誌計畫於10月份推出的最新一期「中國富豪排行榜」遇到了往年未曾碰到過的困難。「稅務問題造成一定難度,困難比以往多一些」,在上海負責製作這個榜單的英國會計師胡潤說,「企業家們變得更保守和低調」。從1998年起,胡潤開始為《福布斯》雜誌調查並排出每年一次的中國富豪排行榜,以便於讓歐美的商業人士能更輕易地瞭解中國的市場,找到在中國打交道的對象。但意外的是,這個榜單上的人物成為中國今年新一輪「查稅」運動的目標。

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是劉曉慶,因涉嫌偷漏稅,已於7月24日被依法逮捕。

據事後北京地稅局透露,2002年4月2日,稅務機關開始對劉曉慶所辦公司進行稅務檢查。截至目前,已查實曉慶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1996年以來,採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成本、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等手段進行偷稅,並且劉曉慶本人存在隱瞞收入和拒不申報納稅等問題。

劉曉慶曾經在1999年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名列第45位。劉曉慶一案給其他富翁們敲響了警鐘。南存輝(200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第65位)、尹明善(2001年排名第96位)都向媒體公開了個人納稅的情況。「好多企業家都在學習納稅知識」,對多位企業家進行過訪問的胡潤說。

查稅是一種傳統

特寫說,據國家計委一位負責財稅工作的官員介紹,對劉曉慶及其企業所進行的類似稅務檢查,被稱為稅收專項治理,是中國稅務機關經常性進行的一項工作。從1985年到1997年間,每年第四季度中國都會開展一次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以整頓經濟秩序,提高財政收入。但是,由於檢查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並且這種運動式的整治工作缺乏相應法律依據,不符合市場經濟、依法治國的要求,遂於1998年被國務院下令停止,而代之以規範的日常監督檢查。

2001年,全國稅收首次突破15000億元,達到151578億元,比上年增收了2496億元,增長幅度為19.7%,遠遠高過GDP7.3%的增幅。超出預算部分的增收就達到1000多億。

如果不是通過加強徵收,稅收增長理應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但從近幾年來看,中國GDP增長保持在7%-8%,而稅收增長速度超出GDP增長的十幾個百分點,大部分是由於加強徵收的貢獻。國家稅務總局人士也在不同場合表示過,經濟增長對稅收增長的貢獻約佔稅收增長的50%。

中國稅收超速增長,除卻有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原因,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政策變動。2001年,車輛購置費改為車輛購置稅,僅此一項,就使得當年增稅255億元;計稅利息時間延長使得利息稅增加了130億元。這兩項相加就增收近400億元。據估計,稅收政策性因素帶來的稅收增收500億元左右。

2001年出現2000多億的增收之後,企業盈利狀況並未出現根本性好轉。2001年稅收的增長幅度之大超乎人們的預料,進入2002年後稅收增長速度下降之快也給了人們一個意外。

接受記者採訪的計委官員分析說,首先遭遇的困難來自關稅下調。遵循入世承諾,進入2002年,中國關稅水平從平均15.3%下調至13%,5300多個稅目的稅率降低,並且削減了非關稅措施,將實施進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的商品品種由33種減少到12種。今年前4個月,全國海關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淨入庫741.6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4%,是海關稅收經過連續三年大幅度增長後,首次出現負增長。

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原本計畫於2002年實施的燃油稅改革推遲。而目前,國際油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上漲,意味著燃油稅出臺時機還未成熟。2001年年底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率從4□下調到2□,加上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稅率也將再降低一個百分點,從7%下降到6%,都給增收帶來了困難。此外,國有股減持停止也使得財政收入減少了一塊。

2002年第一季度,財政收入僅增長3.4%,計委這位官員透露說,由於上半年稅收形勢吃緊,2002年5月16日,國務院為此召開全國增收節支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為保證赤字不突破年初預算的3098億元,查稅的力度進一步加強了。

一個都不能少

劉曉慶案在這個時候被曝光,也就不再被視為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了。更多的人將這一事件視為「殺雞儆猴」。在北京、深圳、廣東、南京、重慶等地,都建立對高收入人群的監控。這種方式,使人感覺到今年的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更像是一場運動,或者一場風暴。

但國家稅務總局一位稽查官員稱,這種方式並非要在全國推廣。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政策時自由決定採取何種形式。「因為不這樣做,地方稅務機關就收不到稅。」這位官員說。

關於中國稅收流失問題,一直存在不同的估計,都不是很確切。賈紹華,國家稅務總局揚州稅務進修學院院長,在最近出版的《中國稅收流失問題研究》中認為,從1995年至2000年,每個年度稅收流失的絕對額均在4000億以下,接近中國GDP規模的5%。

與規模龐大的潛在偷漏稅行為相比,稅務工作人員的確力量有限。據介紹,以北京為例,僅有大約四五千名稅務人員,要檢查幾萬家企業和高收入人群,實在是力不從心。而中國每年的稅收增收目標都在千億元以上,於是,查稅實際上變成了一種完成指標的工作。

國家計委官員分析說,中央政府可以制訂政策,但在控制政策的執行方面有難度。地方政府加強對高收入個人稅收的調節,並不是說中央的政策要求對高收入個人實行監控,這完全是地方行為。於是,在廣東一些地方,為完成稅收徵繳額度,對企業所得稅徵收採取了算倒賬的方式。這樣造成的影響更加惡劣,經濟學家周其仁曾經對此提出嚴厲批評。

一位私營企業主也表示,稅收工作的時緊時松,使得企業經營者對於經營預期難以把握,造成了信心的減弱。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合夥人凌先肇也認為,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稅收只是考慮的因素之一,穩定的政治環境、不斷增長的消費水平和潛在市場,才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因素。

根據賈紹華的估算,隨著稅收治理的深入,中國稅收流失率已經從1995年時的42.56%下降到2000年的26.11%。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強征管仍將是稅收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客觀現實是,隨著技術升級和檢查更加嚴密,納稅人可鑽的漏洞越來越小,也就意味著靠「查稅」增收的空間越來越小。據統計,截至6月底,全國稅務機關共查補稅收107.8億元。

跨國企業逃稅:真實的謊言?

在今年的加強稅收行動中,跨國公司與其在中國的代表等高收入個人,也都成為重點檢查對象。甚至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的「陳年舊事」也被挖了出來,以作為對其它跨國企業的一種警示。

2001年,微軟(中國)向北京市海淀區稅務局補交個人所得稅5100多萬元,主要是由於員工認股權獲得的收入。微軟(中國)發言人張颯英對記者表示,這是由於與地方稅務部門缺乏溝通所致,並非故意違規。微軟接到稅務機關通知後,就迅速補交了稅款。事實上,微軟(中國)是2001年北京地區繳納個人所得稅最多的外資企業之一。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還公布了一份調查,顯示跨國企業每年在中國漏稅金額接近300億元。其中,最為常見的逃稅方法是通過國內外公司間的關聯交易,以高價格向國外公司購買產品,或者是低價格向國外公司出售產品,達到少交稅的目的。

畢馬威稅務合夥人凌先肇在中國開展稅務諮詢業務達十年,他認為,跨國公司對各國子公司間的關聯交易都有自己的轉讓定價政策,可以在符合當地政策與法律的範圍內為企業節省支出,屬於合理的避稅,而並非逃稅。但他也承認,不排除有跨國企業故意實行不合理的定價政策,以逃避當地稅收。不過,這樣的不合理情況必然反映在企業的經營業績上,稅務機關可以查出來。所以,企業間轉讓定價政策是在一定限度範圍之內的。

事實上,即使是國內的企業,甚至是一些國有企業,都鼓勵員工提供更多的發票,以便把個人工資轉變成成本從而逃避個人所得稅。對此,上海美邁斯律師事務所稅務律師司馬瑞認為,跨國公司多數有自己的準則,行為也更謹慎,違規的概率相對較小。司馬瑞是一位老練的國際律師,擔任北京美國商務處中國稅務論壇主席。他認為,在企業所得稅方面,中國的徵收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一致。

《福布斯》排行榜的秘密

在批評中國的納稅情況時,不少媒體都以個人所得稅收入中大部分來自工薪收入納稅為由,對富人進行批評。《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企業家更是容易受到指責。特別是將這些人的名字與另一個由《中國稅務》雜誌排出的「中國私人企業納稅排行榜」進行比較時,《福布斯》的名單上只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任正非位於「納稅排行榜」前列。

對此胡潤解釋說,以《福布斯》的排行榜對照《中國稅務》的納稅排行榜並不合理。《福布斯》是以個人資產作為標準,而納稅則必須以收入為基礎。個人資產與收入既存在聯繫,又不完全一致,更多的時候,企業家的資產處於經營狀態,而並沒有成為企業家的個人收入。

胡潤相信上了《福布斯》排行榜的人物多數都是誠實的勞動者。「估計沒有人不納稅」,胡潤說。在胡潤看來,這些企業家們不但納稅,而且還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同時提高了當地技術的發展水平。

中國目前所得稅徵收制度不合理,則是私營企業家普遍的呼聲。一位私營企業家舉例分析,如果公司一年利潤為100萬元,則需要上繳33%的企業所得稅,但剩下的77萬再向股東分配,則還需要上繳一定比例的個人所得稅。不過,凌先肇介紹說,美國的有限責任公司,不僅企業利潤要交稅,股東的紅利也要交個人所得稅。但是,向中小企業收取的各種費用名目繁多,也是記者聽到私營企業家抱怨的一個主要問題。

10月份將會看到新一期的中國富豪排行榜。只是不知到那時,這個榜單上那些耀眼的企業家們是否還會被要求補稅。

經濟參考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