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三千公里大逃亡

作者:張清溪  台大經濟系教授 發表:2002-09-23 17: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傳統經濟學教科書,在索引裡找不到「道德」這兩個字。有啦!有「道德危機」與「道德勸說」。「道德危機」是指市場買賣可能因一方隱藏重要資訊,而迫使交易崩潰。「道德勸說」是中央銀行用行政手段「勸說」金融業配合政策的干預手段。這裡要講的道德是一般瞭解的道德,或說商業道德,其中最重要的是誠信,就是信守契約。

最近市面上連續出版兩本台商中國大陸受到迫害的專書,寫的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他們在大陸經歷那裡的誠信蕩然,真是怵目驚心。這兩本書,一本是《大陸司法迫害台商實錄》,另一本叫做《從中國大陸出逃》。兩本書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從中國大陸出逃》作者林志升,原為臺灣補習班名師,因眼光獨到,投資補習班、經營房地產賺了不少錢。後來到中國大陸辦學,卻嘗盡人間苦頭。

林先生初到大陸,一帆風順。他將現代的觀念帶入落後的四川成都後,一路創辦了中學、小學、高中、幼兒園、大學,成果豐碩,風光之至。沒想到引來覬覦。他除了被綁架、坐牢、軟禁外,還被成都市政府和人民法院聯手,非法霸佔資產,脅迫簽字承認莫須有的債務,逼到走投無路。

軟禁期間他發覺有生命危險,遂展開三千公里大逃亡!最後輾轉逃到廈門,再「偷渡」至金門才回到臺灣。書中口語話的場景描述,讓人宛如身臨其境,更覺大陸人心敗壞、制度崩潰,遠遠超乎想像。

《大陸司法迫害台商實錄》作者高為邦,是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的中小企業老闆,到河北投資五十萬美金,成為受讚揚的外商獨資企業主。因遇人不淑,被一個親手提拔的大陸青年幹部,在地方政府大膽包庇不法、保護特權的欺壓下,債權變債務,終至放棄一切逃出大陸。

學者從商的高為邦,動用一切關係,甚至懇求甫於日前去世、在大陸德高望重的江澤民恩師顧毓□仗義執言,都沒有用。他呼籲臺灣政府應盡速對歷年來受害台商,做一徹底的調查與統計,警惕未來,以免更多「台胞」成為一貧如洗、落荒而逃的「呆胞」。

這樣道德淪喪的事情,我看起來似曾相識。原來是我們介紹過的大陸女經濟學家何清漣《中國的陷阱》,述說中國國企負責人與官僚如何利用手中權力,瓜分國家財產的詳細過程。她這個陷阱,是指在中國「現代化」路途中要克服的障礙。但把它用到台商身上,變成台商到大陸投資的陷阱,竟如此的貼切。

最近我在臺南做了一場演講,談到大陸道德低落的問題。有一位食品業老闆告訴我,他到大陸訂購玉米,訂金付了,後因玉米漲價,他們就不出貨給他了。他說,在臺灣或美國,只要一通電話,交易就完成,縱使事後可能因為市價漲跌,一兩億的交易,損失個一兩千萬,也不會食言。兩岸的道德差距,天壤之別。

沒有商場道德的社會,充滿了各種陷阱。這樣堆積出來的經濟發展,會不會有崩潰的一天?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