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逃稅嚴重 收入失控

發表:2002-12-06 17: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現代商報12月5日報導,在中國,教師職業一直被看作是一個只講貢獻不講回報的窮差使,以前老師課外當家教是不得已而為之,還得躲躲藏藏,只是為了略微補貼家用而已。而現在,老師們用「知識」創造「財富」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初期的不適應和躲躲藏藏也逐漸被經濟意識所取代。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老師們外出講課的收入已遠遠超過了其「正職」所得,與工資所得相比甚至是幾倍、幾十倍的比例。

然而,這些為人師表的教師們納稅狀況卻並不令人滿意。在高校雲集的海淀區,今年上半年僅有20多位教師主動到海淀地稅為「外快」納稅,而在去年,這個數字居然是零。

從「臭老九」到「高收入人群」

靠「外快」最早富起來的老師要數一些藝術類教師了。學美術的小張只是一名「預備級」的老師,他現在還是京城某美院的大三學生。據他本人介紹,他目前同時給三四個學生上課,每人每小時50元。小張說,他們這些「學生老師」都算是「貧困」層的,如果要跟那些小有名氣的老師學畫,每小時的費用都是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考研輔導班也的確讓很多高校教師在其中掘到了『第一桶金』。」曾經在海文學校上過課的李老師說,據他瞭解,全國各大考研輔導班一次性支付給主講教師的薪金最少是1000元/節,有的教師更與輔導學校實行五五分成,每次課下來收入均達上萬元。如今,雖然中關村的「考研一條街」已經拆除,但「這條長約100米、寬不到10米的小街成為北京新的百萬富翁集散地」的說法仍讓人記憶猶新。

大學裡的外語類和經濟類教師的外快收入就更為可觀。據某大學一位英語系副教授介紹,一些課程較少的老師每個月在學校只能掙到一千五六百塊錢的工資,一個講師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上下,大多數老師在校外都有一些其他的收入,比如兼課、顧問之類。如果是企業講課,一節課下來往往就是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些收入反而撐起了教師收入的主要部分,但是據他所知極少有人會為這些收入繳納稅款。

「人才的本土化」戰略是現在的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推行的人才培訓宗旨之一,駐京某韓國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介紹,企業會經常不定期的邀請國內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到企業來給員工上課,雖然這位負責人不願意透露聘請老師所需的具體費用,但表示所支付費用不菲。

失控的教師收入

在去年北京稅務部門清查的九大高收入人群中,教師赫然和演員、足球俱樂部球員並列其中。這發出了一個信號:教師的逃稅現象已經到了一個很嚴重的程度。今年9月1日至24日期間,海淀地稅局個人所得稅科一共受理18位教師申報勞務報酬所得的納稅,申報收入合計188萬元,繳納稅款38萬元,補繳個人所得稅3萬元,其中補稅最高者達7000多元。

在今年出臺的重點納稅人監控辦法中,多處取得收入者被列為重點監控對象之一。據地方稅務局介紹,有外出講座、家教、培訓等方面收入的教師都應該歸在此列。

昔日的「窮書生」納稅狀況一下子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在反映出教師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種尷尬。

而按照有關規定,教師外出講課所得屬於勞務報酬繳納,在2萬元以內的應納稅所得額,將按照20%的稅率計算;2萬到5萬元範圍之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在扣除2000元後,按30%稅率計算;如果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萬元,則提前扣除7000元,再以40%的稅率徵收。

稅務部門對教師納稅監控問題表示十分擔憂。海淀區地方稅務局一位人士說,如今教師出去做家教或者給企業培訓,大部分都是個體對個體的交易,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現金結算,根本不走賬,因此想要靠酬勞支付人代繳稅款很難實現。作為教師收入主要代繳單位的學校又無法掌握老師們在校外的收入情況,老師們不坐班,平時自己在哪兒「發財」學校根本無從得知,因此真正意義上的監控很難實現。他說,暑期裡一些名牌教授給培訓班講上一節課就是幾千到上萬元,到底有多少稅款這樣流失根本無從統計,但肯定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