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女:祖國的「野草」?

發表:2002-12-12 17: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小二郎,讀書郎,不怕風吹太陽晒,就怕明天沒學堂。

農村的普遍破產迫使大量農民背井離鄉,他們的子女也在城市邊緣,開始他們特殊的童年。然而,同樣是孩子,他們被拒之校門之外。『法蘭克福評論報』透析了北京民工及其子女的生活狀況…

同樣是建設者,他們是二等公民

『法蘭克福評論報』的文章將關注的焦點投向中國大城市流動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並著重透析了北京的狀況。該報駐京記者為此走訪了北京市郊的一所未經政府批准的地下學校。在觸及教育問題之前,記者以批判的眼光描述了所謂「外地人」在北京的境遇。

「北京有三百萬流動民工。他們通常住在市郊臨時搭起的棚戶裡,大部分棚屋只是蓋著塊白鐵皮。他們有的在建築工地上勞作,有的到北京人家裡當保姆,有的在城裡掃大街。儘管他們中許多人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多年,也把家人接來了。

但是,在中國的首都,他們只是二等公民。因為,他們沒有北京戶口,政府當局隨時可以把他們趕走。他們沒有資格要求國家資助。即便是想學駕照,也得靠有關部門的恩惠。」

同樣是祖國的花朵,他們沒有陽光…

『法蘭克福評論報』的文章接著進入正題,談到了北京流動民工約13萬子女的教育問題。文章詳細描述了「興智」學校的創辦過程。這所非官方認可的地下學校是1994年在私人的倡議下創辦的,一開始只有很少學生;現在,該校學生人數已經超過了3000人,而且和北京的學校一樣,有統一的教程和課本。但是,學生最後卻得不到官方認可的畢業文憑。對流動民工的家庭來說,孩子們的學費是一個沈重的經濟負擔。

『法蘭克福評論報』的文章寫道:

「這裡每年的學費是300元人民幣,外加書費60元,午飯每天兩元。對許多家庭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多月的收入。而北京本地人送子女上公立學校只需交110多元學費。然而,流動民工卻沒有別的選擇。這些自己辦的學校是他們的子女接收教育的唯一途徑,即便孩子們最後不能拿到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

一名地下學校的教師向記者講道,外地人也可以分為三個階級,其子女的教育也相應分為三等。『法蘭克福評論報』寫道:

「有錢人送子女到私立的貴族學校,每年的學費是兩萬元人民幣。中產階級則千方百計送子女到公立學校上學。他們為公立學校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因為,為了讓子女跨入校門,家長們必須一次性繳納一筆高昂的入校費,最高可達三萬元人民幣。以後,他們還必須每月繳納240元的所謂借用學習名額費。

由於流動民工所在的北京市轄區不為其子女提供上學的機會,因此,10幾萬孩子沒有機會學習讀書寫字。儘管市政府對一些地下學校採取容忍的態度,儘管今年四月頒布了方便流動民工子女上公立學校的法律,但是,仍然有地下學校先後被勒令關閉。2001年11月,北京豐臺南區的50所地下學校就接到了停止授課的通知。在一所小學裡,警察沒收了凳子和粉筆,400名學生不得不在大冬天裡坐在地上繼續上課。」


(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