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研究生京城求職:遭遇戶口歧視

發表:2002-12-16 17: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訊,前不久,在雀巢公司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一對戴著眼鏡的學生情侶向記者傾訴了他們的京城求職記--

  他們是東北某高校的研究生:小李,男,1976年出生,化工專業;小吳,女,1978年出生,管理專業。

  「下了火車,才發現專門為求職準備的1800多元的西服落在車上……」

  我們乘坐的是大連至北京的82次特快列車。為省錢,我們倆坐了硬座。整整一晚上,只睡了三四個小時,我們心裏忐忑不安:求職能否成功?會遇到哪些麻煩?

  下了車,我們突然發現:專為此次求職而買的價值1800多元的一套西服落在了火車上!我們瘋一樣打車回車站,82次列車已經進庫了。向車站的人苦苦求情,他們才讓我們搭乘一輛歸庫列車到三四公里外的車庫。

  在幾十輛列車中,一輛一輛地找,終於找到了。叫醒正在車上睡覺的乘務員,他們說沒看到。到了車廂,果然沒有,我們只好垂頭喪氣地返回同學家。

  好不容易攢錢買的如此貴重的衣服,怎麼就白白丟了呢?這可是我們求職的行頭呀!我們倆不停地自責著,午飯也沒有吃好。可時間不等人,我們簡單收拾一下,打起精神,就出發求職了。

  「我們從東北專程趕來,成不成無所謂,只想把簡歷親自交給您」

  第一站是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此前從網上查到這裡招人,聽說只招北大、清華的學生,但還是決定闖一闖。

  傳達室的人讓我們把簡歷放進一個特大號的筐裡,裡面已裝了不少簡歷。他說,剛剛往樓上送了一大筐。如果放在這裡,肯定希望渺茫,我們就「纏著」他,套出了人力資源部的電話。

  用手機打通了電話,人力資源部的人說:「這裡只招北京的大學生。」我們誠懇地講:「我們在網上一直關注你們的有關情況,這次特地從東北趕來,成不成無所謂,只想把簡歷親自交給您。」

  也許是我們的誠懇打動了上帝。一位女同志從樓上下來親手接過簡歷說,這是他們接到的第一份外地大學生求職簡歷。她與我們談了好長時間,讓我們回頭聽消息。

  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先後跑了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等三四家單位,吃了不少閉門羹,但不論遇到什麼,我們都不想計較,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能在北京找到工作。

  「求職比本科生還難」

  我們是全國研究生擴招後的第一屆畢業生,到北京三四天來,總體感覺研究生求職比本科生難,與預想的相差太遠了。

  記者瞭解到,小李讀本科時,是系學生會主席,畢業後被選為遼寧省青年後備幹部,分到盤錦市委組織部,但總覺得應該繼續深造。兩年後,他考入母校的研究生院化工專業,並被選為研究生院學生會主席。小吳大學畢業直讀研究生,並到日本學習了半年。

  我們本可以在大連找到好工作,但對年輕人來說,大連的發展空間畢竟小了些。我們是抱著『尋夢』的心理來北京求職的,希望能在這個朝氣蓬勃的大熔爐裡工作和生活。

  我們遭遇到了許多「歧視」:北京一些高校的招聘會不讓外地學生參加,有的甚至把我們「轟走」。我們差在哪兒?為何處處碰壁?研究生找工作咋這麼難?

  我們還是把怨氣咽到了肚子裡,快樂地尋找著機會。我們想,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向最壞的方向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如果自己盡了最大努力,仍然不成功,我們不會後悔。

  每天早晨六七點鐘起床,坐一兩個小時的車,趕到招聘會現場,晚上很晚才回去。與同學擠在一起,屋裡很冷,我們倆都凍感冒了。父母不放心,來電話,我們輕鬆地告訴說:「好著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