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家子弟上大學 全家掉入赤貧

發表:2002-12-30 18: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湖北省武漢市100英里外的一個農村,農婦唐貞志(譯音)艱苦的生活中沒有幾件事能比兒子考上大學更令她感到光榮了。
洛杉磯時報報導,對她的兒子王道敏(譯音)這樣一個農村窮孩子來說,通過競爭激烈的高考,進入大學,彷彿就看到了收入有保障的未來美景。整個家庭將來就指望他來養了。

但是,在短期內,兒子進大學不僅無助於把家人從貧困中拉出來,反而使他們陷入更深的困境。唐貞志和她的丈夫揹負著從親友那裡東湊西借來給兒子交高額學費所欠下的沈重債務,已經步履蹣跚。

過去完全是由政府負擔的學費,現在要由學生和家長自理。種地收入微不足道,唐貞志和丈夫必須千方百計多賺一點,例如,打獵或牧羊。他們兩夫婦已經好多年沒穿過一件新衣了。

最近,兒子還在找工作,而女兒也考上了大學。但是,養育出一對聰明長進兒女的這對農家夫婦得到的「回報」是破產般的赤貧。

46歲的唐貞志說:「別人家去玩麻將或上茶樓,我卻必須整天看羊。」

「我們一天也不能歇。」她嘆口氣說:「在我兒子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看到了大好機會,太了不起了。但是現在,我不知道……。」

在普遍貧窮的中國農村,像唐貞志這樣的農民,多少世代以來都深信,教育能保證他們和他們的子孫脫貧。不論什麼出身背景,肯用功求學並取得學位的孩子,都能分配到好工作,把家人的社會地位提高好幾級。

貧富鴻溝可能擴大

但是,今天的中國,人人自謀生路,政府已經不再為全國優秀聰明的人才提供免費大學教育。大學學費不斷高漲。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高等教育越來越高不可攀。

這個趨勢,極可能使貧富鴻溝進一步擴大。許多像唐貞志這樣的家長處於一個左右為難的殘酷困境:是不讓孩子上學以保家裡日子好過一點呢,還是要為高昂學費讓全家掉入赤貧?

48歲的農民張亮雪(譯音)也有類似的情況。他說:「最困難的時候,我曾想過叫孩子放棄學業。我覺得我頂不住了。我兒子上大學後,我一年都沒吃上肉。」

對美國家長來說,為孩子的大學教育而勒緊褲腰帶並不是罕見的,但是,中國的情況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在美國,學生和家長有很多選擇。如果覺得私立名校太貴,他們可以選擇水平很好的公立大學,學費會低許多。另外,各種助學金和貸學金也能協助他們克服困難。

而在中國,年輕人即使很幸運地通過了競爭劇烈的高考,在這個體制底下,他們也沒有多少選擇權。在招生名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放棄政府分配的大學,幾乎就等於放棄上學的機會。沒有什麼餘地讓被錄取的學生換選費用較低的大學。協助貧寒學生的措施,例如銀行的低息貸款,才剛剛出現。工讀制還不存在,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從親友那裡借到錢。

而且,中國大多數家長的經濟能力水平比美國一般的家長差很多,因此,送孩子上大學使家庭傷得更重--吃的省了,醫藥也免了,屋頂漏了也不修了,休閑生活全放棄了。

如果唐貞志和她的丈夫種的稻米、油菜籽和養的牲畜能給他們一年賺進2000元人民幣,就算很幸運了。他們的兒子三年前從當地的師範大學畢業後,一直無法在人浮於事的就業市場找到一份穩定的好工作。由於就業機會不足和競爭劇烈,教育部最近不得不把協助大學畢業生就業列為當前急務。

唐貞志的女兒現在是大學二年級,念文科。她每年的學雜費將近1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全家一年收入的五倍。唐貞志連求帶乞向親友借錢,給女兒交學雜費。

「以我們現在的收入,根本沒辦法還債。」唐貞志說:「我們只能做牛做馬地幹。我們能做的就是熬下去。」


(夜光新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