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搶購風」:超市場面令人啼笑皆非

發表:2003-05-01 04: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已消失了十幾年的搶購風在瀋陽又出現了,近日記者在瀋陽的一些超市目睹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面。

  搶購鏡頭之:老婆比非典還嚇人

28日早9:30---人物:張先生,家住北站小區。只見他滿頭大汗,褲腿上沾滿了白花花的麵粉。手中的車裡裝著六袋大米,三袋白面,五桶油,另一個也屬於他的推車裡赫然擺放著20瓶白貓洗滌劑。

  記者採訪了這位張先生,他說,「這還不是受了非典的影響了!家裡想多備點。我媳婦天天在家說『沒準兒過兩天價漲的更凶,你想買也買不著了』,讓我也跟著搶點兒。可我其實並不想買這麼多,沒辦法呀,老婆整天嘮叨我,一定讓我一下子都買齊了。」

  記者問到「那您不怕這麼多的大米、白面買回家放不住,長了蟲子怎麼辦?」張先生回答,「嗨!你以為我不怕長蟲子啊!可總比讓媳婦天天叨叨你強吧!再說,如果到時候真吃不了,用不完的話,那我就得給親戚家、鄰居們分點兒嘍!」據他講,這次一共花了八百多元錢呢!。

  看著這位先生手推著兩個車,漸漸遠去,記者心裏真為他捏把汗---這麼多東西,得打幾輛車才能到家呀!

  搶購鏡頭之:送油活雷鋒

  28日早10:00---人物:趙先生,是代另一個朋友來購物的。只見趙先生一會兒看看前邊,一會看看後邊,就怕這整整五車的色拉油被什麼人給拿走幾瓶,回去後沒法子交代。

  記者看到,趙先生旁邊一水兒的推車裡裝的全是金龍魚色拉油。記者數了數,好傢伙!共有五車80桶油。看樣子還讓人以為這是單位在集體購物呢!可問過後不禁讓人嚇了一跳--趙先生說,「我這其實不是給自己買的,是我一個哥們兒讓我幫他買油來了!」記者問他,「您哥們兒是開廠的嗎?是不是『五、一』單位集體購物,分福利呀?」趙先生否認了記者的話,「才不是呢!我這哥們兒是買來給自己家吃的,還不是非典鬧的嘛!也不知誰說色拉油都要賣沒了,要漲了!我這哥們一著急,就讓我搬它幾十箱,說這色拉油包裝好,買回去放著也不壞。」

  記者問他,「那麼色拉油到底有沒有漲價呢?」趙先生美滋滋地對記者說,「還行,今天到這兒發現色拉油的價沒漲!」---看來趙先生也要為送這五箱共80桶色拉油而多多費心了!

  搶購鏡頭之:吃不了就多吃點

  29日早11:00---人物:林女士和她的丈夫,家在瀋陽皇姑區。林女士手推購物車急匆匆的向外走,她的丈夫臉上掛滿了汗珠緊跟其後。這位女士回頭對她的丈夫說:「快走哇!都限購了,你趕快再排一回隊去!」而她的購物車已經有了兩桶色拉油,滿滿四個塑料袋的大米了。

  記者問林女士,「您平時也買這麼多的大米嗎?」林女士回答,「也不知道這非典能不能封城,我怕沒有吃的,到時候你餓著,誰來管你呀!」而她的丈夫卻說,「能餓著你嘛!咱不是都排過一回隊了嘛,限購怕啥?吃沒了再來唄!」可林女士說,「你不知道,這大家都來買,過兩天你再來的時候肯定更貴,再說指不定就沒有了!」沒辦法,林女士的丈夫只好再一次擠進了大賣場。她還說,「其實我以前根本不買這麼多的糧,這次看鄰居買了,我也想買。又趕上大米限購,咱家兩口人,一個月就能吃20斤大米,我這回買它三月的,放心。」

  記者問道「您不怕買這麼多米,吃不了放壞了?」「放壞我也沒辦法,實在不行就一天多做點兒吃。」

  瀋城商場啟動「緊急入貨行動」

  因為人為的恐慌心理,瀋陽出現了搶購風,為應對這種局面,保證非典時期社會的穩定,瀋陽各大商場啟動了「緊急入貨行動」。

  聯營:保證市場不斷貨、貨品不漲價

  據聯營公司食品商場黃紹莉經理介紹,昨天該商場進貨清單為:12500袋鹽、7000多桶油、9噸大米、2200斤挂面、3車方便麵等物資。

  中興:大庫、小庫都滿了

  當記者來到中興商場超市業務科時,於科長向記者介紹,4月29日當天各種應急食品就進貨4噸多。昨天中午到貨了4000桶油、6噸鹽、25噸大米、1200件方便麵。現在,中興超市的大庫、小庫都裝滿了。

  鐵百:囤貨保證市場需求

  4月28日,鐵西百貨大樓負責超市的陳經理講,4月30日又進了600袋大米、600多桶色拉油、7500袋鹽,還陸續還從各廠家購進生活必需品,並保證絕對不漲價,保證滿足市民的需求。

  糧油批發商感嘆瀋城搶購風

  從29日開始的糧油食品搶購風僅僅維持了一天。如果現在你還沒開始搶購,不妨先聽聽批發商的「建議」。

  昨日記者走訪了一些糧油批發商,談到糧油搶購,批發商似乎並沒有感到高興,反而對記者苦笑,一臉無奈。

  新樂飛達糧油批發站的老闆王小姐:「前天(29日)我可累壞了,一天連5分鐘坐都沒坐上,買糧的人都排到馬路對面。我的店雖然不大,但也賣了40多袋面,近1000斤大米。今天就清閑多了。你說缺糧?那簡直是笑話。你現在要多少我就給你調多少。」

  2000「紅梅」人開膀子造鹽釀醋

  據瞭解,目前「紅梅」兩天的市場需求量是以前20天左右的量。為了滿足市場需要,紅梅集團生產食鹽的新技術產業中心從以前的兩班倒變成了三班倒的24小時工作制,增加了先進設備,從而生產能力從日產量25噸提高到了100噸。據統計,瀋陽市每天的鹽需求量有100噸左右,能供應整個瀋陽市場。

  瀋陽最大蔬菜市場貨源足

  4月30日一早,記者從瀋陽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十二線」市場看到,30多輛裝滿了芹菜、韭菜、甘藍等各種蔬菜的汽車停在市場裡面,不停地有人從這裡批發走蔬菜。裝滿蔬菜的三輪車匆匆地從這裡離開往菜市場,來滿足百姓的菜籃子。

  據瞭解,這些運菜的汽車載重量是15噸,像這樣的車輛市場裡每天要有50多輛。

  據市場辦劉經理介紹,現在正是山東、河北蔬菜上市的高峰期,省內和本地菜也陸續上市了,所以價格不會出現大漲大落,預計菜價會有所回落,而且菜源充足,能夠保證市民的菜籃子。

  昨日,瀋陽市商業局消費品流通處石寶曄處長表示,近日瀋陽市這股商品搶購風刮不了幾天。

  他奉勸市民,不要盲目搶購,東西搶到家裡不但沒地方放,天熱還會壞。而且,人為的搶購風令許多商場、超市措手不及,給它們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

  石處長告訴記者,目前瀋陽日用品、食品貨源十分充足,瀋陽本地貨源足以讓全城的老百姓吃好、喝好。對於老百姓的搶購心理,他分析說,這是由非典帶來的恐慌,這個時期有這種心理不奇怪。尤其是外地因為疫情致使整棟樓都被隔離,這就更使老百姓產生害怕心理。

  對高速公路被封使得一些物品進不了瀋陽這種現象,他解釋說,封路確實使一些疫區物品進不了瀋陽,但那些不是老百姓所必需的。況且,目前瀋陽正通過其他途徑保證貨物的進入。

  對下一步搶購風的風向,石處長分析道,北京、廣州前段時間也出現了瘋狂搶購的現象,但當地老百姓也只是搶了幾天就不搶了,而且貨源也一直沒有斷檔。瀋陽貨源情況要比以上兩地好,因此,瀋陽老百姓根本不必跟風搶購。

  另外,從瀋陽市商業局對瀋城幾大商場和超市市場監控情況來看,30日下午,搶購風已漸回落。

  最後,他表示,老百姓在頭腦逐漸冷靜,並且看到商場、超市貨源分外充足後,搶購風也就刮不了幾天了。


博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