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病了

作者:樓夷/文 發表:2003-05-05 10: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4月以來,中國政府對於非典型肺炎的認識和應對進行著艱難而痛苦的轉變

  ▲3月中旬至4月1日:流言成真
  北京市發生非典型肺炎的消息首先是在網上流傳的。
  3月中旬,網上關於「北京流行『非典』」的帖子陸續出現,有的還言之鑿鑿地列舉出接診患者的醫院。多數人起初視之為謠言。關於「非典」的報導,曾在今年2月集中於廣東,之後逐漸降溫。人們以為,這件事已經結束了。
  然而,3月26日,新華社突然刊出報導: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稱,北京輸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病源沒有向社會擴散,本地沒有發現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病例。--這是首次有關北京非典型肺炎的官方報導。
  國際上的反應並不像官方的表態這樣輕鬆。記者瞭解到,世界經濟論壇原定於4月中旬在京舉行的中國企業峰會已經推遲,而英國滾石樂隊在京演唱計畫也已取消,原因不言而喻:躲避「非典」。
  3月15日後,世界衛生組織逐日發布全球疫情通告。就在3月26日北京衛生局發表聲明的當天,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廣州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正是如今肆虐全球的SARS。
  其後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北京被定為疫區。
  
  ▲4月2日:衛生部長出鏡
  4月2日,衛生部部長張文康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首次披露中國的疫情:「截止到3月31日,中國的內地總共發病1190例,現在已經出院934例,死亡46例。」
  接著張文康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透露:截至3月31日,北京發現12例輸入性病例,北京市衛生行政部門已及時採取措施,病原沒有向社會擴散,也沒有發現原發性病例。
  關於對病源地的看法,他認為,目前非典型肺炎的病因還沒有最終查明,所以不能確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來自何方。「那種認為某個地方發現病例較早就是疾病發源地的說法不夠科學。」
  張文康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前的當天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會議決定:把控制疫情作為當前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衛生部部長為組長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由國務院副秘書長牽頭的部際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很快,對於「非典」疫情的關注升級到國家領導人層面。這是一個轉折點。從此,中國政府開始直面公眾談論「非典」問題。
  
  ▲4月4日:國家旅遊局
  官員談「旅遊勸誡」
  鑒於一些國家政府就中國非典型肺炎發出旅遊勸誡,4日,中國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孫鋼在外國(地區)駐京旅遊及民航企業代表處人員參加的吹風會上說,截至目前,中國國家旅遊局沒有接到一例旅遊者感染上非典型肺炎的報告。
  他問參加會議人員:大家不都是很健康嗎?北京市市民不都是很健康嗎?大家可以想一想,非典型肺炎在廣東最初的病例,可以追溯到三四個月前,而在這幾個月間,每月到中國大陸旅遊的人都有七八百萬,在座各位所在的公司都組織了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的旅遊者來中國大陸旅行和旅遊,有幾個人感染上了疫情?
  
  ▲4月6日:國際勞工組織官員病逝
  6日下午,衛生部和北京市衛生局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出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國際勞工組織官員派克.阿羅患「非典」在北京去世。
  據介紹,阿羅3月23日搭乘泰航班機抵京。3月28日出現發熱、乾咳,即去診治。4月2日由國際救援中心以懷疑非典型肺炎轉入北京地壇醫院。4月3日病情加重,確診為重症非典型肺炎。4月5日病情惡化終致不治。
  一個外國人,罹患非典型肺炎客死北京,不能不使人對北京疫情的程度產生許多想像。儘管北京市衛生局局長金大鵬強調阿羅是輸入型病例,「北京不存在非典型肺炎流行問題」,但知此消息的公眾依然存疑。畢竟,泰國僅公布了七例SARS,全部是輸入型病例。而且,據報導SARS的平均潛伏期是三到四天。
  同日下午,溫家寶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考察工作時指出: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非典型肺炎蔓延。
  
  ▲4月7日後:傳聞潛行
  隨著北京疫情日現,傳聞也日盛。
  清華大學BBS上出現了兩篇文章,一則稱北京聯大商務學院一位同學和三里屯某小學一位學生患病,隨後所在班停課。另一篇文章則轉載了中關村大廈內日本NTTDATA公司的內部電子郵件,稱一名員工4月6日染病,公司4月8日到4月14日放假。
  記者致電公司NTTDATA總經理喬學臣,得到確認。但三里屯某小學和北京聯合大學防治非典辦公室一位姓尹的男同志堅決向記者否認了有學生染病的傳聞,稱「完全無此事」。
  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舞,地壇醫院、積水潭醫院、北大醫院、協和醫院、人民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紛紛傳出收治病人的消息,而且有的醫院「病床都住滿了」。記者到各院採訪,往往遭到婉拒。
  根據4月8日衛生部公布的疫情,截至4月6日,北京發病19人,死亡4人。但多數人相信。這個數字並不準確。此時,本地媒體已經出現各種關於醫護人員奮戰病魔的報導,從其人數,從其辛勤,足證患者不在少數。
  北京的緊張氣氛逐日升溫。大街上,時有戴口罩的身影;醫學專家紛紛在媒體上獻藥方;藥店裡口罩和板藍根走俏。
  最具有殺傷力的「傳聞」由美國《時代週刊》曝出。4月8日,該刊引述北京解放軍總醫院蔣彥永醫生的署名信,稱他所知的一家軍隊醫院的患者就超過官方公布的人數,並批評中國衛生部門隱瞞SARS疫情。這則報導成為境外記者質疑官方數字的導火索。
  4月11日晚,記者在301醫院干休所的一棟高樓裡見到了蔣彥永醫生。蔣原為301醫院的外科主任,退休後返聘為該院專家組成員。現年72歲,面色紅潤,聲音洪亮。這位有著51年黨齡的老軍人證實該信確出自他手,寄信時間是4月4日和5日,最先寄往鳳凰衛視與中央四臺。
  
  ▲4月9日至12日:
  質疑「有效控制」
  4月9日下午,離粵返京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考察結果。開會半小時前,偌大的房間已經被100多名國內外的記者擠得水泄不通。然而記者們的興趣並不首先在於廣州,而是北京疫情。
  世衛組織專家沒有正面回答記者們的相關問題。
  一天後,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公布了專家組的考察報告。報告指出:「其他衛生體系不夠完善的省份,無法像廣東那樣迅速和有效地面對SARS的挑戰。比如北京,只有少數醫院每日匯報病例,接觸跟蹤體系存在問題,無法系統執行。這將導致疾病的擴散。」
  這是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明確批評。之後兩天(4月12日),世衛組織再次將北京列入疫區,並宣布將派一個專家組來中國,和廣東與北京、上海分別合作,解決申報系統的問題。
  同日,國家旅遊局向中國528傢俱經營出境旅遊資格的旅行社發出公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疫情報告,鑒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為非典型肺炎疫區,為保證公民出國安全,從即日起,停止向上述三國組團。
  在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上,疫區並不包括泰國和馬來西亞。
  人們還很快瞭解到,4月8日開始,馬來西亞加強了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越南、臺灣及加拿大遊客的旅遊限制。泰國則宣布對自中國歸來的人隔離兩週。
  在這一天國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著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防治指導小組組長要職的鐘南山坦率質疑了「有效控制」之說。他說:「在醫學方面的角度來看,這個病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們不要用『控制』這個詞,應該用比較客觀的『遏制』這個詞,因為這個病本身病源都沒搞清,你怎麼能控制它。」
  
  ▲4月10日:疑似之跡,不可不察
  針對外界的懷疑,4月10日,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國務院新聞辦的記者招待會上堅持強調,中國通報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報告是可信的。他強調了一個概念,北京公布的22例「是現在能夠確診的病人」。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長齊小秋也解釋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把非典型肺炎診斷分為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和醫學觀察的對象。」
  「確診」、「疑似」、「觀察」,這些過去醫院術語此後漸漸為人們耳熟能詳,並成為公布數字和人們感覺的差異的一個解釋。
  同日,北京市市長孟學農在會見日本東芝株式會社社長岡村正時也表示,對於1300多萬人口的北京市,22個病例所佔比例並不大,而且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完全沒有擔心的必要。
  這天下午,記者趕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訪了現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秘書長,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疾病控制處處長蘇崇鰲。
  談及中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機制的問題,蘇崇鰲認為主要是人力和財力不足。人力是指目前既有傳染病知識、又富現場處理經驗的專家十分緊缺。財力不足則是老生常談。「做調查和監測很需要錢的,沒有激勵怎麼讓人家干?」蘇崇鰲說。
  除了人力和財力的不足,地方官員對政績的追求也是疫情報告無法及時準確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心的另一位傳染病預防專家說,對瞞報疫情的懲罰機制也不太明確:「他可以解釋說是醫療水平不高,沒有查出來。」
  在這個中國最高抗疫指揮部裡,沒有任何人戴口罩,感受不到太多的緊張氣氛。
  
  ▲4月11日至15日:北京總動員
  4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來到北京,重點考察北京SARS病例的申報系統問題。
  這時的北京,和10天前的氣氛大不一樣,給人一種熟悉的「全民動員」的感覺。北京市衛生局宣布,市一級疫情控制措施已經啟動,以控制傳染源為中心採取了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衛生部門從2月12日即開始在全市11家三級醫院設立非典型肺炎監測哨點,3月初又在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建立了監測哨點,進行疫情監測並定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監測情況,並建立了每5天向社會發布非典型肺炎信息制度。
  4月13日,高規格的全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會議召開。溫家寶到會講話,他說,預防、治療和控制非典型肺祝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