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來的財神爺」用國資打水漂

作者:郭洪平 發表:2003-05-23 04: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經查,京澳公司的客戶欠款竟高達近兩億港幣,如此巨額的債務,只能由京市政府來償還。

案件的起源要從4年前說起。1999年6月,北京市有關部門收到幾封來自澳門外資銀行的書面告函,稱北京駐澳門的京澳有限公司拖欠澳門銀行的巨額貸款,要求北京市有關部門給予答覆。

京澳公司是北京市經貿委1981年出資50萬元,在澳門設立的「經貿窗口公司」。公司的經營項目除從事房地產開發和對外投資外,主要開展短期信用貸款業務。多年來,該公司業績良好,效益明顯,還積極參與當地各項公益活動,為北京市同澳門的經濟及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這樣一個聲譽良好的公司怎麼會欠下銀行巨額貸款?有關部門迅速組成工作組對京澳公司的財務進行了調查審計。

審計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幾年,京澳公司大量的短期信用貸款額度(T/R)業務都沒有按規範操作,客戶手中的大部分貸款都沒有在規定的3個月內還清。而且京澳公司還掩蓋了客戶不能還貸的真相,在澳門6家銀行相互循環開取信用證,用這家銀行的新貸款償還在另一家銀行的舊貸款……如此反覆,使大量資金一直留在客戶手中,而表面上卻是京澳公司貸款、還款、再貸款的表面繁榮景象。

尤為致命的是,京澳公司對客戶手中的貸款缺乏有效的監控,使得大量貸款逾期不能收回。截至1999年6月,京澳公司的客戶欠款已近兩億港幣,這些欠款的公司大部分已嚴重虧損甚至倒閉、註銷。這就意味著,如此巨額的債務必須由北京市政府來償還。

2001年1月5日,北京市檢察院反貪局開始偵辦此案。

在近兩億港幣的欠款中,京澳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蔡季良一人就批出去1.5億。

偵查人員發現,在近兩億港元的T/R欠款中,京澳公司的實際負責人、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季良一人就批出去1.5億港幣。

欠款最多的是歐陸服裝有限責任公司。這家公司其實是京澳公司下設的一個子公司,該公司的董事長不是別人,正是蔡季良本人。由於這樣一層特殊的關係,歐陸公司很輕易地就從京澳公司以T/R貸款的方式取得了大部分資金。到1999年上半年,該公司欠款本息總額達8700萬港幣,因資不抵債,被工商局註銷。

有類似情況的並非「歐陸」一家,但令人費解的是,面對這麼多客戶手中大筆貸款不能及時還清的狀況,京澳公司不僅沒有採取有效的催款措施,反而繼續為這些客戶開具T/R信用證,這其中有什麼奧妙?

據調查,1996年4月至1999年2月,由蔡季良任董事長的「歐陸」、「中山京澳」兩家公司,曾先後從廣州「眾寶貿易」等一些不法商人手中取得91張虛開的增值稅發票,價稅總額達1400萬元。

歐陸公司的總經理馬天洗則夥同珠海市安華公司、中山京澳公司,以貨款名義多次將歐陸公司、中山京澳公司的資金匯往廣東中山市固定的三家企業,這三家企業又將收到的錢款打入珠海安華公司,由該公司將錢款轉入「歐陸」、「中山京澳」兩家公司賬上,而「歐陸」、「中山京澳」兩公司則將這些款項,以「其他應付賬款」名義記入珠海安華公司名下,從而形成假負債。之後,馬天洗再與他們選定的公司合謀,將假負債變成真負債,將公司的大筆財產惡意侵佔。

據馬天洗事後交代,在資金週轉過程中,是蔡季良最先把一些「開票公司」介紹給他,且勸他「腦袋要靈活一些」。正是由於有蔡季良「撐腰打氣」,馬天洗的膽子才越來越大。他通過這些「開票公司」開出許多假增值稅發票,經多次倒賬後提出現金,除一部分作為「開票公司」的回扣及個人揮霍外,其餘的大多給了蔡季良。

因為有「關係」且慣於甜言蜜語,馬天洗在蔡季良的提拔下,從一名閑散人員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國有企業的總經理。

在蔡季良擔任副董事長、總經理之前,京澳公司的每一筆貿易業務都是由班子集體決定。但自從蔡季良上任後,這已有的議事規則就被破壞了。

據瞭解,公司的貿易業務、財務大權以及T/R業務及其他重大投資項目都由蔡季良一人說了算。他擅自將京澳公司的授信額度由一家銀行的0.9億港幣增加到6家銀行的2.6億港幣,並與公司原來的大部分客戶終止了T/R業務往來。然後,他通過私人關係發展了廣東中山、福建泉州等地的20余家新客戶。這些客戶大部分是私營企業,對這些公司的資信情況,蔡季良從不認真瞭解,致使流入這些客戶手中的資金基本處於失控狀態。

為了歸還前期貸款,並掩蓋客戶不能及時償還資金的事實,蔡季良授意他人偽造附隨單據和文件,編造假合同、假貿易,在6家銀行中相互循環開取信用證,借新貸還舊貸。從1995年10月以來,京澳公司循環開取的信用證共125筆,金額高達4.42億港幣,其中由蔡季良個人直接運作的就有3.93億港幣。

蔡季良上任後,還違規用短期信用貸款搞長期投資,他先後設立了8家全資及控股企業,自任法定代表人或董事。其中,僅「董事長」的頭銜他就有3個。由於經營乏術,缺乏有效管理,這些公司的一些項目屢投屢虧,尤其是投資的4家全資子公司,因管理混亂、虧損嚴重,已經全部停業。

據知情人講,在京澳公司內部,蔡季良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誰跟他關係好誰就能得到好處。按說,作為國有企業,又是駐澳門的窗口單位,公司在選人用人上應十分慎重。但是,習慣於「個人說了算」的蔡季良對此卻很草率。

被蔡季良所賞識的馬天洗是何許人也?原來,馬天洗不過是北京秀水街上一個倒騰服裝的人,就因為他是蔡季良同學的兒子,加上他慣於甜言蜜語,竟在蔡季良的提拔下「平步青雲」,從一名閑散人員搖身變成了一個國有企業的總經理。

生意場上的人都管他叫「北京來的財神爺」,只要談得高興,他隨手就開信用證。

別看蔡季良在經營上沒多大本事,但在裝「大」擺闊上卻十分在行。

在澳門5年,雖說不上夜夜笙歌,但賭場、酒吧、夜總會,蔡季良卻是時常光顧的。1996年至1998年,蔡還多次拿著客戶們提供的「調研費」、「車馬費」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等地「考察」,僅澳大利亞一國他就前後去了6次。

在澳門、廣東中山一帶,生意場上的人都管他叫「北京來的財神爺」,巴結奉承者不在少數。為什麼?據說蔡老闆出手十分「大方」,只要談得高興,隨手就開信用證。

蔡季良的妻子去世後,蔡為她舉辦的葬禮在中山市曾經轟動一時。葬禮辦得極其奢華氣派,豪華轎車穿梭於中山市的大街小巷,追悼會有數百人參加,連港、澳及當地商界、政界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也都前來捧場。一時間,這場聲勢浩大的葬禮成了當地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惜,如今的蔡季良再也沒了往日的風光。2002年12月12日,62歲的蔡季良被北京市高級法院以受賄罪終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長長的判決書列出了他在任期間索賄受賄的有關事實:

1996年8月至1998年7月,蔡季良以幫助開信用證為由,向泉州三榮公司總經理林某索取人民幣18萬元……收受中山明興石化公司總經理郭某35萬元人民幣……收受中山京澳公司總經理唐某9萬元人民幣……收受歐陸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天洗賄賂20萬元……總計受賄額高達88萬元。

這個當年北京十三陵水庫技術革新小組的主要成員、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一個靠兢兢業業工作從一名普通幹部走上市水利局常務副局長領導崗位的「能人」,就這樣在55歲被派往澳門工作後,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人們普遍認為,蔡季良的悲劇結局,有客觀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主觀上的因素。他最大的弱點是貪婪。在澳門工作期間,他僅工資收入就有100多萬元港幣,這對普通百姓而言已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蔡季良卻並不滿足。

蔡季良的悲劇從另一個側面警示人們,國企「一把手」權力的失控,必然導致其私慾的惡性膨脹,加強權力的監督與制約,是我們需要認真解決的一個問題。

新聞來源:檢察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