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數字及文字遊戲混淆世人耳目豈能得逞 --SARS橫掃中國大陸系列報導之二

發表:2003-06-04 13: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央社記者黃季寬特稿)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之後,中國大陸始則隱瞞疫情,繼則玩弄統計數字和文字遊戲,企圖混淆世人耳目,減輕SARS對中國經濟、政治、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樣做或許能收效於一時,卻不可能永遠欺蒙世人的視線,在撥清迷霧之後,只會使北京當政者的信譽跌至谷底。

SARS發生至今,各種說法在中國大陸內外流傳,模糊了許多關鍵問題的焦點,其犖犖之大者有幾:

一、首發病例資料至今未見公開。香港文匯報曾披露,SARS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病例是二00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廣東省佛山市的龐姓病人。但稍後大陸媒體報導另一初期病患黃杏初時,將之稱為首例病人。不過,北京日報在登載時附加過說明,指黃杏初並非真正的首例病人,因為其發病時間已是十二月。可是當新華社轉發這則報導時,卻沒有說明此點。由於在流行病學調查上,初始病例相當重要,而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不願具名的專家透露,該中心已經掌握廣東SARS最初十數名患者的資料,其中包括黃杏初,然而對於龐姓病人,他則不願多說。顯然黃杏初已被誤導為首例病患,轉移了外界追蹤真正首例患者的視線。

二、廣東第一波發病高峰患者人數不明。中國大陸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長齊小秋承認,早在今年二月中國大陸就已出現SARS第一波高峰,地點以廣東等一些城市為主,但齊小秋並未說出確切的爆發範圍和人數等資訊。不過,今年三月,廣東省衛生廳官員曾經透露,到二月底,廣東感染SARS的個案達到八百多例。可是,直到五月三十日,中國大陸衛生部副部長高強,還在記者會上採用截至二月九日廣東發病三百零五例,死亡五例的數字,給人一種廣東當初疫情並不嚴重的印象。其實,廣東省在二月中旬就產生社會恐慌、搶購藥物等現象。。另據抗SARS名氣很大的鐘南山表示,SARS在中國大陸的死亡率不會超過百分之六,但以此推算,上述廣東三百零五例患者死亡五人的統計也無異天方夜譚,使人難以置信。何況在大陸的網站上,對於百分之六的說法也有人很不以為然。

三、信息傳遞不通暢成為控制疫情不力的藉口。五月三十日,中國大陸衛生部副部長高強在記者會上承認,信息傳遞不通暢造成初期防治SARS的被動局面。但事實上,早在今年一月下旬,衛生部疾病控制中心就已派出專家與鐘南山等人在廣東瞭解疫情,並且於一月二十二日寫出一份調查報告,以廣東省衛生廳二號文件形式,發到全省各地市級以上衛生局和疾控中心。這份文件後來經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馮鎏祥證實,題為「省專家組關於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調查報告」,文長共四頁。農曆年前,這份文件發到廣東省各主要醫院,而且至少到了二月四日,就有醫院反映SARS有強烈傳染性。這個反饋訊息,應早在今年二月就已為衛生部知悉,所謂信息傳遞不暢就無法當作北京抗煞坐失先機的理由。

四、儘管北京自四月二十日起,每日公布SARS病例,但是外界對統計仍存懷疑。例如一開始公布的數字是報告病例總數,之後區分為診斷病斷和疑似病例,再後特別強調診斷病例中有多少是由疑似病例轉來,然後特別突出新增確診病例,這樣細分的作用,就是給人疫情直線下降的感覺。至於具體的數字問題就更多,以廣東為例,今年二月發病人數至少八百人,三月份三百六十多人,兩個月就達到一千一百多人,但是四月二十日高強公布廣東的累計報告病例為一千三百零四人,等於從去年十一月、十二月到今年一月,再加上四月的前十八天,廣東僅有兩百個病例,以SARS初期病人往往一傳數十而言,這個累計報告病例數字就根本不可信。之後在此基礎上累計的數字及其他地區的統計,又怎能令人信服。所以,指出中共自SARS爆發以來,玩弄數字和文字遊戲以欺愚大眾並不為過。仔細研究一下已公開資料,廣東省在二月十一日首度公布局部疫情後,當地媒體接下來的報導仍繼續聲稱疫情已受控制,就不難理解隱藏在表相背後的政治運作真相。這其中所反映的問題,不僅是中國大陸資訊落伍的問題,還涉及更深入的專制政體運行慣性等制度性、結構性的弊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