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淡水暖:呼喚窮人們不再賣血的「小康」

發表:2003-09-06 17: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目前,我國已經宣布「基本達到小康社會」,宣布這個結論的依據,應該是以國民經濟統計部門的數據為基礎的,說實在話,我始終沒弄明白統計部門的「基本小康」標準的現實含義,也不大清楚一些省市所進行的社會調查數據是怎麼來的。比如前天一位叫陶然的網友撰帖質疑所謂的「薪資調查」結果,上海市的職工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5萬多元,如果這就叫做「小康」,我舉雙手贊成,因為,即便在我們「發達」地區,普通工人的工資也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我昨天在樓下碰到鄰居的女兒,在一家頗有名氣的合資工廠打工,她告訴我,一個月連續加班,做滿31日,收入也不過700元左右。

我以為,所謂「基本達到小康」,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為準,也許,可能按照「人均」,我們確實有理由說「小康」,但是在50%以下的人口,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而佔20%左右的銀行儲蓄人口、卻佔有60%以上的銀行存款的現實下,說整個社會已經「基本達到」了「小康」,我認為是欠客觀的,最起碼,不能拿錦衣玉食,香車寶馬者的「康」,與辛苦勞作、勉強渡日者的「康」扯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變成似乎大家都基本實現了的「康」。

在我看到新華網8月30日的報導《家境貧寒三個女兒要上學偉大母親偷著賣血15載》之後,更有說不出的感慨,一邊,是遼寧黑社會頭目劉湧,靠打、砸、燒、殺起家,佔有了7個億的財富,事發後,能夠請到全國一流的律師,專家教授為其「保障人權」,免其一死,這是一種「康」。一邊,是家境貧寒的母親,為了三個女兒的學費,「偷著賣血15載」,並且被記者稱呼為「偉大」,多麼無奈的「偉大」,多麼不應該的「偉大」,這是另外一種「康」。

「綦江縣年僅43歲的苗家婦女楊琴為了三個女兒上學讀書,竟連續賣了15年的血!」,我就不解了,如果說苗家婦女楊琴的三個女兒是為了接受高中,大學這樣的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可以進行「產業化」的,需要交高費的教育,完全用不著「連續賣了15年的血」呀。「一直以來,三個女兒光上學費用一年就要幾千塊」,既然是「一直以來」,就表明在義務教育階段,楊琴所在的綦江縣的學費,每年都在千元左右,我還是不解,綦江縣是重慶市的國家級貧困縣,怎麼義務教育的學費也跟我們這「發達」地區一樣?難道也是「小康」的表現?

楊琴家的「康」是極其艱苦的,「楊的丈夫因車禍造成嚴重的腦震盪,喪失了勞動能力,…她不但要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還要盡辦法找錢供應三個女兒讀書。上工地、賣廢品、當保姆、干苦力,女人的手工活她干,男人的體力活她也爭著干。但掙的錢仍無法滿足家裡的開銷。最終,她想到了賣血,怕丈夫不同意,楊琴每次都是背著丈夫偷偷地賣血。這一賣就是15年。」、「孩子們要開學繳納學費的時候,楊琴有時一天就要賣上兩三次!…血站的同志多次勸她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但她總是說為了女兒上學,命搭進去都心甘情願。」,但是,「命搭進去」,卻未必能夠了卻她女兒的求學夢,因為,教育正在向「產業化」邁進,有人號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楊琴的前景肯定不樂觀,況且,楊琴也差不多筋疲力盡了。

「今年,大女兒苟德線考取了九江大學,就讀於綦江中學的二女兒苟德敏也即將考大學,三女兒苟德飛也快初中畢業了。」,一個讀大學,一個即將讀大學,一個即將讀高中,都進入了收費不菲的階段,楊琴的女兒在為改變自己的命運,為改變她們慈母的命運,努力拚搏著,可是,她們被譽為「偉大」的母親,卻透出無奈與絕望「三個女兒都想上學,只要她們爭氣好好上學,賣血我願意。只是不知道今後我的血還夠不夠承擔越來越多的學費!」,這就是母親!母親準備將每一滴血都奉獻給女兒的學業,直到最後一滴。我們的媒體每天都在宣傳「知識改變命運」,希望農村的母親們送孩子、特別是女孩子上學讀書學知識,楊琴和的楊琴女兒們努力在實踐這個口號,努力去追求這個口號所描繪的前景,母親用自己可以使用的最後的資源以至於生命,希望她的女兒們不會再為女兒們的女兒去賣血交學費!

我想,如果「基本達到小康」的光澤,還沒有惠及楊琴和的楊琴女兒們,沒有惠及其他的,沒有被記者報導出來的楊琴們,還沒有惠及因為集體賣血,集體感染了愛滋病的河南省上蔡村,而被人們稱為「愛滋村」的孤兒寡婦們的時候,在13億人中,只有一千人(包括劉湧)的億萬富翁,只有1、2百萬人的百萬富翁的背景下,我們大談「基本達到小康」是不是有些浮躁。毋庸惟言,我們的社會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已經聚集了巨大的財富,我們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統計專家和經濟學家們,坐在帶空調的辦公大廈內,對著電腦上顯示的高速增長的GDP,高速增長的個人財富數據,有理由用簡單的算術平均把財富「分配」到包括楊琴們的身上,然後討論「基本達到小康」的成就。但畢竟劉湧們、周正毅們的「康」,並不能代表人數更為龐大的楊琴們的「康」,我們看待「康」與「不康」的眼光,是站在什麼人的立場,應該有個正確的理解。

楊琴們需要的是直接的,看得見的,不用賣血就可以達到「知識改變命運」的目標的「小康」,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宗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保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我認為,在還有楊琴們賣血求學的現實下,在社會貧富差距還無法消除的歲月裡,是不是少談「小康」,多做實事,不圖虛名,但求實效,成就是擺在那裡的,不用張揚,人民是看在眼裡的,是體會在身上的;問題也是擺在那裡的,不必隱諱,人民是記在心上,在耐心地等待解決的。「小康」不「小康」我看不重要,有多少個劉湧們、周正毅們那樣的富翁更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個像楊琴一樣的勞動人民,能夠公平地,在最基本的水平上,享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一切,包括不賣血就可以上學。那樣,我們談論的「小康」,才是貨真價實的「小康」,才是理直氣壯的「小康」。

(《中國》總第167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