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吃出大禍

作者:李向 發表:2003-09-21 05: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出生於中國臺灣的美國冠狀病毒專家賴明詔經常告誡學生,病毒比病毒學家更聰明。他說,病毒在自然界的歷史比人類要久遠的多,它們更清楚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這不僅因為病毒有比人類更長的生存歷史,當然這一點本身也說明瞭它們是成功的,但更重要的是,人類迄今為止仍然沒有找到徹底戰勝它們的決定性方法。
  目前在世界各地蔓延的非典型肺炎(SARS)不是人類爆發的第一次流行病,也不是最後一次。在SARS之前,愛滋病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突然出現,帶來了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這種幾乎百分之百死亡率的疾病給這個世界留下了數以百萬計的孤兒。還有埃博拉、漢塔病毒肺部綜合症以及食物和水中的大腸桿菌O157、H7都還讓我們記憶猶新。當然,在1918年使2000萬人死亡的流感病毒也在不斷變異中,並且不斷來找麻煩,人類近年來就曾感染了禽流感。
  病毒不會自己單獨生存,動物和人類是它們的宿主,在人類和動物的各種接觸中,各種病毒們不斷地「搬遷新居」,從目前人類已知的200種人畜共患傳染病這一事實可以看出,人可以通過與動物的接觸而染病。目前已經有不少學者高度懷疑SARS病毒可能來源於動物,身任珠海中大第五附屬醫院副院長的病毒學家鄒 和群說,儘管現在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這一點,但這畢竟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們再次從傳染病的角度反省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尤其是那些喜歡食用野生動物和靠從事這種非法行當發財的人更需要反省。
 

歷史教訓非常慘痛


  源自動物的許多傳染病的例子表明,動物是新病原體的重要來源。許多傳染病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中,當生態環境變化時,這種變化往往是人類對自然界的開發,這使得人類能接觸到以前不可接近的病原體或攜帶病原體的自然宿主(野生動物}。病毒找到新的宿主還只是第一步,當發生重大人口變化時,比如移民,這就會加速病毒的傳播。交通高度發達的受益者並非只有人類自己,聰明的病毒也極大地利用了它的便利。古代社會交通的艱難同時也限制了病毒的傳播,即便一個地方疫病流行也不會影響遙遠的地區;而現在,任何傳染病都可能在或長或短的時間裏造成全球性的災難。中世紀在歐洲大規模爆發的鼠疫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首先是齧齒類動物帶菌,然後通過與人的接觸傳染給人類,當時災難性的後果留下許多記載,教堂的喪鐘此起彼伏,大約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奪去生命。但在歐洲以外的地區如亞洲和美洲未受影響,自然環境的隔絕同時也起到了阻止鼠疫流行的作用。而現代的最好例子就是愛滋病,HIV病毒原本只生存於剛果河流域,宿主是非洲綠猴,在當地人對綠猴的捕殺過程中,愛滋病病毒悄悄找到了新的宿主。比起鼠疫,愛滋病的傳播方式要侷限得多,但20世紀人口的移動已沒有任何自然的障礙,在近30年的時間裏,它終於成為人類的一場災難。假如人類還可以向別的星球移民,誰能保證那個殖民地星球不會被感染?


病毒在物種間移民


  如果把傳染病比喻成撒旦,那麼野生動物就是撒旦最重要的使者之一,儘管在這一過程中野生動物完全是無辜的。鄒和群說,從過去已知的許多傳染病的傳播方式來看,野生動物是一個重要途徑,SARS雖然還不能肯定就是來自野生動物,但這種可能性是肯定存在的,鄒和群說,目前動物體內的冠狀病毒分為3類:第1類來自牛等動物;第2類來自豬、老鼠等動物;第3類來自雞等禽類。人類的冠狀病毒種類比較多,分別屬於第1類和第2類。他舉例說,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中有20%屬於冠狀病毒,但普通感冒症狀較輕,因此不像目前的「非典」病毒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非典」病毒來勢洶洶,人體內完全沒有抗體,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說明這種冠狀病毒和上述三類冠狀病毒沒有同源性,這個讓全世界都為之色變的新「殺手」到底來自何方?野生動物是嫌疑很大的可能源頭之一。在這個意義上,制止捕殺、販賣和食用野生動物就絕對不止是一個法律和道德的問題了。
  非常巧,冠狀病毒專家賴明詔的研究成果從一個側面能夠支持鄒和群這一觀點,賴明詔在得到「非典」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圖後,他發現其基因片段組成部分來自老鼠和禽類體內的冠狀病毒基因。他說,動物冠狀病毒通常不會跨物種傳播,但他領導的實驗室曾在世界上率先發現,不同種類動物體內的冠狀病毒偶爾會交叉傳播並交換基因生成變種。但他認為,人類因為食用禽類感染「非典」病毒的可能性不大。


SARS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鄒和群說,傳染病由動物傳給人類的途徑與環節很多,有些病毒通過一般性接觸就能傳染,例如通過直接接觸動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尿、唾液、喉氣管分泌物等。如果是捕殺販賣和烹煮食用,感染的機率就更大,被動物抓傷可以感染,生吃就更不必說了,有些病毒甚至在烹煮之後依然可以存活。
  鄒和群說,在各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中,細菌和寄生蟲是相對比較好對付的,對於病毒,除了少數幾種,人類至今沒有有效的方法。他說,人類是否感染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取決於人類自己的基因,只有在人和動物有共同的基因表達蛋白質時,感染才會發生。當病毒來到目標細胞表面時,病毒將其DNA植入目標細胞,然後其DNA利用細胞內物質進行複製,生產出病毒整體的配件,然後組成新的病毒幼體,當目標細胞充滿很多病毒後,細胞會脹死,然後這些新的病毒襲擊其他細胞,以便大量繁殖,所以病毒的繁殖速度是以二的n次方為計算的。有些病毒在24小時內可以從一個病毒體繁殖成上百萬個。一旦病毒進入血液,人體無法生成抗體,病毒將破壞紅細胞,這樣就會導致發燒等人體體溫高升狀況,這樣人很有可能死亡。
 

病毒為什麼愛上了人


  鄒和群說,目前人對大多數病毒性疾病的治療都不是直接殺死病毒,因為病毒無法殺光,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支持性治療」,即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力來增強抗病毒能力。由於人體有免疫細胞,當它們識別到病毒,免疫細胞將識別病毒表面的分子結構,然後生成適應的天然抗體來將病毒沉澱,這樣病毒就沒有功能了。可是通常不同人的身體要花不同時間來識別。但目前流行的SARS病毒是變種病毒,可能來自動物身體,當病毒到不同人的身體裡,其繁殖速度都不一樣,而且其DNA基因有可能會變異,根據理論,病毒DNA變異的速度是人類的1000倍。


病毒將贏得「軍備競賽」
 

  病毒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特種部隊,針對人體免疫屏障,它們戰術花樣翻新,可以直接攻擊免疫細胞,也可以讓免疫細胞無法識別自己來攻擊其它細胞,愛滋病病毒就是通過殺死負責人體免疫識別系統的T細胞來徹底摧毀人體免疫屏障,造成人體徹底不設防,使得甚至一種很普通的其它疾病就可以要了人的命。另外,有的病毒還會挑動人體免疫系統倒戈,指揮免疫細胞轉頭攻擊人體,乙肝病毒就是個例子,它通過激起免疫系統發生變態反應,使免疫細胞攻擊肝細胞。
  對於抗生素和疫苗的作用,鄒和群說不妨打個生動的比喻,這就像人和病毒的一場沒完沒了的「軍備競賽」,人類花費巨額資金研製的抗生素和疫苗可以取得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但病毒卻可以通過百用不爽的變異手段最終擊敗它們。所以說,對付已知的病毒已經讓人類付出了巨大代價,防止未知的可怕病毒傳播已是當務之急。
  記者採訪的最後問題是個假設:在某處叢林深處會不會有一種空前可怕的病毒,它就像SARS病毒一樣可以通過一般性接觸傳染,但它的死亡率和愛滋病一樣?
  鄒和群說,從一位病毒學家的專業角度來看,他非常希望這是純粹的危言聳聽。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