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開支,不及烏干達

發表:2003-09-25 00: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久前,聯合國派遣調查員前往調查中國的教育現狀,調查結束之後,聯合國對中國政府提出了嚴厲批評。批評包括:
其一,中國教育開支過低,僅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僅達聯合國規定最低標準的三分之一,列全世界倒數幾位,甚至不及非洲窮國烏干達。

其二,中國教育奉行公開的歧視政策,外來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學,需另繳高額學費,使本來就屬於弱勢群體的民工,更加陷入貧困。一些民工子女甚至被禁止在城市入學。

其三,中國政府一直聲稱已經有90%的中國人接受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文盲率下降了5%以上,然而,聯合國的調查卻表明,這種說法與實際情況相距甚遠。

其四,中國政府沒有履行《世界人權公約》中有關教育的承諾。比如,當局不允許兒童選擇宗教教育,屬於侵犯兒童權益。

顯然,聯合國的公開批評,揭開了蒙在中國教育之上的遮羞布。

中國曾於1996年制訂《教育法》,規定全國教育開支不得低於國民生產總值的6%,然而卻是一張空頭支票,多年來,全國實際教育開支一直徘徊在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左右,所謂《教育法》,形同虛設。

追溯到更早一些,1977年,鄧小平復出,其早期工作便是主抓教育,主要貢獻便是恢復了被毛澤東廢置十餘年的高考制度。除此之外,便乏善可陳。鄧小平自我感嘆:改革開放多年來,我最大的失誤,便是忽視了教育。

感嘆歸感嘆,忽視卻依舊忽視。按理,現在中國經濟實力已經大為增強,卻就是捨不得為教育投資。以至於全國義務教育,甚至包括相當部分的高等教育,基本上處於"民辦"。


中小學、乃至大專院校的學費節節飆升,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與其他國家的免費或廉價教育相比,令人咋舌。高昂的學費,給中國家長帶來高昂的負擔。全國各地常常發生學生因不堪學費沈重而棄學、甚至自殺的案例。這也是中國被列入"高自殺率"國家的根據之一。

與此同時,在"教育產業化"的口號中,中國教育,成為一些人發財致富的"新天地",在權錢勾結的炒作下,大批官僚中飽私囊,大批奸商暴發暴富。

古人云:十年樹人,百年數木。教育事業,實為一個民族繁榮昌盛的千秋大業。凡發達國家,無不以政府教育開支大、國民教育程度高為顯著標誌。沉湎於表面功夫和短期行為,人為忽視教育,無異於是對整個民族的犯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