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泔水油」工廠上千家 官方拒絕查處

發表:2003-09-26 20: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市每天產生的1600多噸泔水和120多噸「地溝油」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地下工廠「精煉加工」成「食用油」後流入糧油市場。發稿前夕,記者撥通了北京市大興區環保局的電話,舉報「黑油」加工廠。但執法人員卻以地理位置不清為由拒絕清查。這,或許正是那個「黑窩點」存在數年而平安無事的一個原因吧。 
  
  「地下煉油廠」不下1000家
  8月15日,夜色迷茫中,一輛滿載泔水的小貨車在北京街頭緩緩前行。一路淋漓的泔水和濃烈的餿臭味,令路人避而遠之。


  1小時之前,這些令人作嘔的垃圾還堆積在航天橋附近的某餐館裡。而貨車的主人--一位農夫,每天晚飯後都會驅車趕到這裡,將泔水集中運走。

  搬開這家餐館廚房裡的廢水井蓋,可以看到裡面漂浮著粘稠的褐色東西,那是清洗碗碟後的油脂、洗潔精及飯渣混合物--人們稱這些廢油脂為「地溝油」。農夫來此的另一個目的是收集這些廢棄物。他用大杓一點點地把地溝油掏出來,混入裝泔水的黑鐵桶裡。

  「每到晚餐時間,北京市大部分的飯店門前都會停著這樣的泔水車。」北京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介紹說,該市大概有賓館、飯店及食堂近5萬家,每天會產生1600多噸泔水和120多噸地溝油,其中有50%會被私人撈走。

  午夜1時左右,小貨車到達了北京房山區的一處農家大院。

  次日清晨,中央電視臺《為您服務.非常調查》欄目的記者以「規劃土地」為由,敲開了該農戶的大門。只見昨晚的泔水和地溝油已被混在一個大鍋裡,熊熊的火苗舔著鍋底。那位農夫用大杓把浮在上面的油脂刮出來,倒進旁邊的另一個容器裡。「這些煉出來的油,」農夫解釋說,「會有人來收購再加工,然後轉手賣出去。」

  據「線人」介紹:如此「煉油」的農家廠子,在北京地區不下1000家。

  暗訪最大「黑油」集散地

  袁老闆的家坐落在北京大興區舊宮附近。這個近600平方米的院落中,擺放著上百隻龐大的油桶--裡面裝滿了收購來的地溝油和泔水油。據「線人」稱,這裡是北京最大的私人「黑油」集散地。

  或許是記者強烈的購油慾望取得了袁老闆的信任,他炫耀起「家族工廠」的歷史:「從我爺爺起就開始幹這一行,到今天已有30多年。光是地溝油,我一天給你發四五十噸不成問題。隨便你打聽,在北京幹這個生意的,數量最多的就是我家。
在這片骯髒的破油桶中,記者發現了一桶清亮透明、近似於食用色拉油的液體。袁老闆得意地介紹說,這是他們自己加工的準備賣給糧油市場供人食用的「成品油」。

  記者將這「成品油」撈到面前,卻聞不出任何異味--難以想像,這清澈而無異味的液體竟然來源於下水道!

  那麼,垃圾是怎樣變為食用油的?

  輾轉數天後,記者終於來到了袁家工廠。這是一座距袁的住所不足5公里的大院,四周荒草叢生。見到陌生人到來,院中5條狼狗狂吠。

  袁老闆的父親把記者引入車間後,展示了他的「發明」--

  首先是脫色:泔水油和地溝油被倒進過濾機,加入白土後發生化學反應,原本的褐紅色變得清澈透明。而在這個步驟裡,油的酸價還會被降低--酸價是衡量油品質好壞的重要指標,酸價越低表明油越好---這可以逃脫衛生部門的檢查。

  第二步是水洗:把經過脫色的油倒入一個大水池後攪拌,去除雜質,併進一步脫色。

  最後一步是抽真空:把油放入一個真空罐後加溫,起到去除異味的作用。

  在袁老闆的車間裡,共有兩套這樣的設備。「這是我自己研製的,花了好幾年時間。」他說。

  一輛大卡車正在院中將「成品油」裝車。據老袁介紹,每天晚上都有人會來這里拉油,十幾年風雨無阻。

  一個暴利「產業鏈」

  「以飲食垃圾煉油是個暴利的產業。」一位知情者說,「它已形成了一個鏈條,從收購到加工再到銷售。而某些人的良心就泯滅在金錢裡。」

  按照國家衛生部、工商總局、環保總局及建設部聯合印發的有關文件:「像泔水油以及地溝油等這樣的廢棄食用油,除直接排放外,只能銷售給廢棄油脂加工單位,不得銷售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但因為泔水車主會以每月100到數百元的價格收購泔水油或地溝油,所以導致餐館為了利益違規操作。

  另據一位泔水車主介紹,他們平均每3天就能生產1桶(約180公斤)泔水油或地溝油;每桶均價在580-600元。按此計算,他們每月就能賺6000元。

  對於像袁老闆這樣集生產和銷售於一身的油販子來說,利潤更是豐厚。袁老闆介紹說,他們收購的地溝油每噸大約3400元,加工後的「成品油」可以賣到每噸5000元。除去各項成本,純利潤在每噸1000元左右。「我在天津還有一個廠子,在安徽淮南還有一個門市部,每月能售出180多桶--大約幾十噸油;北京、湖南、四川、福建,都有我的客戶。」

  據瞭解,找袁老闆等油販子收油的人把油拉回去後,會勾兌入大約1/3的色拉油和1/3的棕櫚油,以便更好地矇混過關。而這些混合物,便被裝入小瓶,進入糧油市場,最後進入居民的口中。


  據一位食品衛生專家介紹,重複加工的泔水油中含有大量的甲苯丙醛,而地溝油中還含有大量的磷--這來源於餐具洗滌劑。有實驗證明,人長期食用這些物質可能致癌。

  「黑油」何以屢禁不絕

  在北京19家糧油批發市場中,是否有「黑油」?中秋前夕,記者來到了北方最大的糧油交易地--玉泉路批發市場。

  「你先拿一些樣品來,我看看貨色。」當記者稱自己是一位專門「精煉地溝油」的商販時,有老闆湊過來說。

  第二天,記者帶著一瓶樣品如約而至。這位老闆很快和記者談妥價格和運送方式。當被問及如何應付市場管理人員的檢查時,他說,只要偷偷把爛油摻入成品油,不被別人發現,就可以逃避。「地溝油經過煉製後,與色拉油很難區別--誰又有證據說我是在賣地溝油呢?」

  而在每天進出約100噸食用油的北京糧油中央批發市場,有老闆說,可以把記者提供的「地溝油」直接裝桶,銷售給小型超市和早點攤位。他還一再叮囑記者:「你提供的油在一個市場裡只能供給某一個商販,否則就『穿幫』了。」

  北京市環保局有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市曾屢次打擊黑油販賣窩點,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處罰條例不健全,致使這種現象屢禁不絕。「另外,多口管理也是打擊不力的重要原因。」這位人士分析說,「泔水歸衛生部門管,下水道歸環保部門管,營業執照又歸工商部門管。這樣一來,執法必須是聯合行動,但人手很難湊齊。」

  發稿前夕,記者撥通了北京市大興區環保局的電話,舉報袁老闆的「黑油」加工廠。但執法人員卻以地理位置不清為由拒絕清查。

  這,或許正是那個「黑窩點」存在數年而平安無事的一個原因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