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再創新低--8%的海歸願意不考慮薪水打工

發表:2003-10-08 07: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十一長假,是大多數上班族放鬆的好機會。不過,對於不少回國求職的「海歸」來說,這是一段並不輕鬆的日子。求職,是他們在此期間的主要任務。上海可銳公司一項針對近500名「海歸」所作的調查顯示,其中有12%是趁著國慶回來打探就業行情的,這一比例比上月高出了5個百分點。

「海歸」紛紛回流,其對薪水的心理價位則在不斷下降。同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調查者中,有60%的人願意將月薪標準下降1000元,13%的人願意下降2000元以上,還有8%的人表示可以不考慮月薪。總體上看,願意下降心理價位來尋得一份工作的「海歸」比上月增加了27%。

業內人士分析,「海歸」調整薪水心理價位的原因,除了不斷有新畢業的「海歸」加入競爭行列之外,也包括近段時間來滬上職場總體供大於求,且人員流動頻繁導致人才市場補給資源豐富,使得眾多「海歸」在求職路上受挫。調查還顯示,受調查者中已有3個月未找到工作的佔30%,另有15%在5個月內都沒有找到工作。該公司的調查人員預計,隨著越來越多的「海歸」陸續回流,10月底11月初將是「海歸」薪水心理價位下降的冰點期。估計屆時在滬求職的「海歸」中將會有五分之一的人在5個月內無法找到工作。有資料顯示,去年上海找不到工作的「海歸」已達7000人,有關人士預計今年這一數字還將提高。

人力資源專家普遍認為,過去,一些「海歸」為了盡快回收投資,在待遇方面要求過高,讓有心請賢的企業左右為難。現在「海歸」自降身價,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正常的回歸。面對這種情況,跋涉在求職路上的「海歸」尤其要避免步入一些誤區。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諮詢會委員卞秉彬提出,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以及對當地市場情況的不瞭解,是「海歸」們普遍面臨的兩大問題。不少「海歸」在出國留學時放棄了原先專業,卞秉彬認為,對於他們來說,在重新求職時特別要注意提煉出幾個專業間的相關性,目標明確,而不是強調自己在專業上的廣泛性,因為與「廣博」相比,用人單位更看重求職者的「精深」。與此同時,不熟悉本地市場是大多數「海歸」的另一處「軟肋」所在,對於這一點,以與時俱進的眼光勤於研究,就是專家對他們提出的忠告。

東方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