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民間維權的分裂困境(中)

發表:2003-11-28 05: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造成民間維權的令人痛心的分裂的深層原因,除了當局鎮壓所帶來的巨大風險之外,起碼還有以下幾種原因,而這些因素無不與毛澤東遺產和傳統帝制文化的雙重餘毒高度相關:

一、在毛澤東時代,特別是文革期間,階級劃分和階級改造的統治,造成人為的政治身份制歧視,一個社會被分為相互敵對的三六九等,地理上的國家和民族也因此陷於事實上的社會分裂狀態,其極端時期甚至出現了令人震驚的階級滅絕。工農兵的顯貴和九種人的卑賤,在工農大眾與知識人及經濟的精英之間的大分裂,其相互敵視的陰影之濃重,至今仍未消除。現在,無論是社會底層的仇富心理,還是精英階層對「經濟文革」的警惕和恐懼,皆與毛時代留下的階級分裂高度相關。

二、改革以來,官方政策及其意識形態的調整,越來越傾向於優惠權貴和精英群體,毛時代的各階層之間的社會地位劃分被徹底翻轉,富人和知識精英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也成為現行秩序的受益者和共謀者,而工農大眾則被政權所拋棄,成為現行秩序的主要受損者和不滿者。精英群體為了保住自身的既得權益,本能地就對底層大眾具有排斥力,加之根深蒂固的上智下愚傳統和毛時代留下的分裂陰影,無論從利益上還是從觀念上,精英階層皆對草根運動充滿驚懼和鄙視。比如,知識份子對法輪功的整體冷漠,既有懦弱的原因,也有歷史聯想的作用--太平天國、白蓮教和義和團等底層造反,就被當時的儒士們稱為「邪教運動」。

三、毛式極權制度留下的最大遺毒之一,就是人與人之間、各階層之間的分散化原子化的狀態,個體之間的相互孤立必然造成冷漠麻木和背信棄義,並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畸形市場的條件下,直接轉變為惟利是圖和不擇手段的厚黑哲學,導致整體性的道義真空和良知萎縮,自私到冷酷的搭便車心理便通行無阻。不僅作為個體的人與人之間嫻熟於「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處世術,而且各單位之間、各階層之間也處在「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狀態。城鎮職工對農民受到長期的制度歧視,不僅無動於衷,而且生怕農民進城來分享城裡人的特權優惠;而農民進城打工所受到的種種制度歧視和城裡人的白眼,使之對城裡人懷有既慕又恨的扭曲心理;同時,對毛時代的知識份子和資本家及小商販被長期專政的處境,工農大眾非但從來沒有給予過應有同情,反而是毛澤東迫害知識份子和有產者的馬前卒。於是,政權本身對社會各階層的制度區隔和各階層之間在意識上的自我區隔,共同造就了民間維權的分裂狀態:不僅每一階層、每一群體大都只侷限於眼前利益的訴求,缺乏更具普遍性號召力的道義支撐,而且也只能侷限於各自為戰的分散狀態,難以得到其他階層的公開支援。

改革前工人階級的優惠待遇和其他階層的倍受歧視,改革後知識界及私營業主的受益和工人階級的受損,兩種不公正的根源主要是一黨獨裁的不公正體制,源於民眾沒有真正能夠保持做人尊嚴和保護自己正當利益的政治權利。兩大群體本來應該對制度弊端具有高度共識,其權益訴求也應該和道義正當性高度一致:為了消除制度性歧視和爭取對每個人都性命攸關的平等權利--政治的和社會的--而共同奮鬥。

然而,當下中國,利益至上的經濟人理性大行其道,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理性,已經墮落為惟利是圖和不擇手段的自私,人們只是短視地計算公開維權的成本和收益,為了眼下的既得利益而躲避承擔風險的責任,從而瓦解了民眾的共同命運感和道騫彩丁C扛鋈嘶蠣懇蝗禾褰源幼隕淼募鵲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