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日記中虐待生母 殘酷語言令人震驚

發表:2004-01-05 18: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真不明白,辛辛苦苦養育她,供她吃住供她上學,怎麼就能換來這麼大的仇恨?」昨日,家住泡崖小區的尹女士拿著幾張偷偷複印下來的女兒寫的日記,對記者訴說了自己的傷心與困惑。

  ■女兒的日記讓母親大吃一驚

  昨日,40歲的尹女士向記者出示了自己偷偷複印下來的幾張女兒寫的日記。記者看到,在陳惠的日記裡,極少出現「媽媽」二字,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一個「她」字。在2003年9月16日,她寫道:「……又開始了!看著她一張一閉的嘴,我真想拿塊大膠布把它封死。然後,再把她綁在椅子上,讓她聽我說……」時隔一週,陳惠又寫道:「……每當這時,我就想,頭上的吊燈怎麼不掉下來?最好砸到她頭上,把她砸暈了,再也不用來說我了……」

  除了希望用膠布把媽媽的嘴封上,希望吊燈把媽媽砸暈,陳惠還仔細記錄了自己的一次「想像」:「今天早晨,我起床晚了。她從我穿衣服起開始嘮叨,說我是懶骨頭,不求上進,還我說將來只能到歌廳當三陪,否則連飯都吃不上……她一直嘮叨到我端起飯碗。看著眼前這碗滾燙的稀飯,我真想把它拿起來,扣到她頭上。想像她滿臉淌稀飯,燙得直叫的樣子,我笑了。她瞪著眼睛看我,不明白我為什麼發笑……」

  尹女士說,因為女兒經常跟她鬧彆扭,學習也越來越差,同事出主意讓她偷看女兒的日記,她於是發現了這些內容。尹女士說,偷看日記不對,但是日記給她的震動更可怕,不亞於一場大地震。

  ■「隔代教育」是主要原因?

  尹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都是生意人,因為工作忙,女兒陳惠從出生起即被寄養在金州三十里堡鎮的爺爺奶奶家,並且在那裡讀了小學。直到上五年級,他們才將陳惠接到大連。從那時起,尹女士就發現女兒變得很「陌生」。她跟父母都不親熱,不喜歡說話,性格孤僻膽小。而且聽不得批評,父母如果說得重了點,她就恨恨地與父母對視或頂嘴。陳惠本來學習挺好,回大連後,成績日益下滑,在班級裡也很孤立。

  尹女士承認,看到陳惠這樣,她很著急,有時說得就多了些。她越是嚴厲,陳惠就越是逆反,以至於兩人的關係變得水火不容。尹女士告訴記者,發現日記後,她也仔細反思了一下。她覺得,陳惠自小不在自己身邊,母女缺乏溝通是主要原因。

  昨日下午,記者採訪了陳惠的班主任。這位姓林的老師告訴記者,「隔代教育」應該是造成陳惠與母親生疏,以至於溝通不利的原因之一。但是尹女士的教育方法簡單,一廂情願地將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女兒身上,卻不考慮如何獲取女兒的理解,也是造成陳惠壓力增大,以至於「仇恨」母親的原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