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前景 學者看法不一

發表:2004-04-19 02: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經濟是否過熱?」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就成為中國學術界與媒體最關注的焦點,由於臺灣對中國有高度貿易依存問題,加上為數眾多的台商在中國市場經營,使得這個問題也引起臺灣方面高度重視。

 究竟,中國經濟過熱是否到了難以處理的地步,甚至,將造成經濟「硬著陸」的災難性結果?對此,國內學者認為,經濟過熱問題的確相當棘手,中國政府雖然不會坐視,但也擔心萬一出手太猛,過度緊縮反而重創中國經濟。因此,將持續採取溫和手段來冷卻經濟。不過,也有學者悲觀表示,中國經濟早就陷入全面崩潰危機當中,「經濟硬著陸」必然會發生,也隨時會引爆。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二○○三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九點一%,這使得中國繼續名列世界上GDP成長率最高的國家,若未受去年第二季SARS的影響,成長率還會更高;因此,為了抑制經濟過熱,中國人民銀行在去年九月將六%的存款準備率,調升到七%。

 問題是,中國人民銀行去年這項緊縮銀根措施成效不彰,投資過剩不但未改善,反而還變本加厲。眼見經濟過熱無法冷卻,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再度祭出緊縮政策,宣布將在四月廿五日調高存款準備率,由七%調高到七點五%,這也使中國的金融機構,整整凍結一千一百億元人民幣。

 對於中國經濟情勢發展及未來可能的變化,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陳添枝表示,中國政府意識到經濟過熱可能帶來的問題與影響,「但這個問題是相當棘手」。中國必須維持經濟高成長,否則,失業率一旦快速攀升,擁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國,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負荷與衝擊。

  「中國政府不敢貿然下猛藥,否則一下子緊縮得太快,造成中國經濟全面冷卻」,陳添枝認為,基本上,中國經濟過熱是「短期性」而非「長期問題」,不致發生所謂「經濟硬著陸」,也就是經濟情勢快速下降。

  陳添枝預估,中國領導人將採取漸進式的手段,在過熱和過冷之間取得平衡,來降溫中國經濟。

  但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張清溪看法就不那麼樂觀,「事實上,中國經濟早就陷入崩潰危機中,我預估,經濟硬著陸必然會發生、也隨時會發生。」

  張清溪指出,中國經濟過熱與其他國家最大不同之處,是「投資過剩」的現象特別嚴重,因為中國經濟高成長是來自於「投資」,而不是「消費」。更嚴重的是,這裡面很多投資項目都是沒有經濟效益的,而「過度投資」更導致「生產過剩」。

  張清溪表示,新增的投資主要來自銀行信貸,這些官方主導的公共投資和國企投資,不僅會導致經濟資源的浪費,使得中國當前經濟成長的質量大打折扣,並衍生銀行呆帳問題,導致更多的經濟危機。

 「唉!最奇蹟的是,中國經濟早就該倒了,卻可以一直撐到現在,」張清溪強調,他絕非「危言聳聽」,因為中國公營金融機構實際逾放比率,至少將近五十%,龐大的不良壞帳是嚴重的財政問題;另外,中國失業率實際上的數字,恐怕將近二十%,農民問題更是棘手無法解決。

  但為何這些經濟致命的危機,卻沒有讓中國經濟全面崩潰?張清溪分析,中國經濟不是市場自由經濟,這些致命的危機問題,其實都是出於政府過度干預所造成,但之所以經濟還能支撐不墜,同樣是因為政府力量在背後挺著。

  至於中國官方要如何化解這些危機,張清溪認為,除非中國經濟願意回歸自由經濟機制、政府退出干預、加速各項民營化,這無疑是逼迫中國共產黨將權力交出下臺!

  「但這樣的可能性實在太低!」張清溪說,中國經濟問題已經太嚴重,實在很難挽救,不知道還能撐多久時間。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