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壓 台商愈來愈險

發表:2004-06-14 03: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由時報記者王佩華臺北報導〕儘管中國大陸近期嚴詞批判綠色台商,搞得企業界個個人心惶惶,但據瞭解,中國政府對台商的打壓並不是起自這次總統大選,被認為「顏色有問題」的台商輕者被拒絕入境,重者被斷電、查稅,台商赴中國投資可能遭遇的風險越來越大。

幾乎所有在中國有投資事業的企業主,面對綠色台商議題都一律表示「不方便談」,一位被貼上挺扁台商標籤的企業主就坦承,「現在能夠不沾政治就不沾政治,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中國政府會用什麼招式對付你。」

這名台商在中國的工廠目前仍在營運,不過今年初華東缺電高峰期,曾數度遭無預警斷電,損失不菲。

據瞭解,國內六大工商團體龍頭一度都是中國政府鎖定對象,目前浮上台面被拒發簽證的,包括全國工業協會理事長李成家與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

李成家表示,被拒發簽證是去年的事情,與所謂綠色台商應該沒有關係。不過他也認為,中國不是法治國家,由於沒在中國投資,面對中國的打壓,他以平常心看待。

一位長期在中國工作的臺干表示,大選過後,兩岸關係緊張,在中國點名批判「綠色台商」的威嚇之下,臺干彼此之間也都儘可能不聊政治,礙於公司還有當地員工在場,怕被告密,也怕談話一有不慎就被歸類為綠色台商,為僱主帶來麻煩。

某業者指出,在中國投資本來就充滿危機,不光是政治色彩的問題。

由於中國社會人治重於法治,「有關係的話,大事也會變小事,沒關係的話,小事也會變大事」。

他回憶,曾經有客戶將規定應外銷的產品回銷中國,結果企業主被逮捕軟禁達兩年,後來還是透過關係才得以脫困。

此外,查稅也是「找碴」的方式之一。一名台商指出,中國稅務繁複如牛毛,若被點油作記號,查稅很容易就被揪出毛病,就連中國知名演員劉曉慶,也曾因為逃稅而差點被判終身監禁,被打成綠色台商的企業處境可想而知。

此外,中國實施宏觀調控,限定多項重要投資必須取得審批,文化性產品如書籍、電腦遊戲等,也必須取得書號才能在中國上市,業者認為,需要跟政府打交道的機會太多,如果被盯上的話,投資案、甚或產品無法按進度上市,對營運將有不小的影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