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乾旱嚴重 居民生活用水困難

發表:2004-10-17 07: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進入10月以來,省內各地紛紛叫渴,旱情有進一步加劇的跡象。今年1月至10月上旬,廣州市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從化、增城市的總降水量分別為1466毫米和1372毫米,偏少二成左右。本省北部和中部不少地區春夏秋三季連續乾旱,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今年晚造的生產,北部的一些地區還導致群眾生活用水受影響的現象。氣象專家分析認為,有四個因素導致了近期的乾旱。

  汛期鋒面低槽降雨不足

  據統計,廣東省一年的總降雨量中有近85%的雨量集中在前後兩個汛期,前汛期降雨靠的是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而形成的鋒面低槽,後汛期靠颱風,但今年3- 6月,由於冷空氣南下而形成的鋒面低槽帶來的降雨,總體比常年平均偏少,以廣州地區為例,今年3-6月鋒面低槽降雨普遍偏少一至五成,其中,本應是降水最盛、雨量最集中的6月,增城市卻偏少四成八,從化市偏少三成三。

  夏季高溫連續破歷史記錄

  今年6月底到7月初,由於受今年第7號颱風「蒲公英」在巴士海峽到臺灣東部沿海一帶活動和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廣州出現了連續高溫酷熱天氣。

  另外,受今年第14號颱風「雲娜」、第16號颱風「鲇魚」以及副熱帶高壓的共同影響,8月中旬,我省再次出現高溫酷熱天氣。持續長時間的高溫酷熱天氣使生活和生產用水增加,自然蒸發和農作物耗水倍增。因此,水資源消耗進一步加劇。

  後汛期颱風「潰不成軍」

  廣東後汛期基本上靠不斷的颱風活動送來降雨。今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卻非常有意思,強颱風盡往北走,光臨廣東的兩個熱帶風暴都很弱小,登陸廣東時威力已大為減弱,其帶來的雨水也少得可憐。

  颱風「潰不成軍」,雖然使廣東避開了颱風災害,但颱風雨水少,後汛期雨水欠賬太多,為今年嚴重秋旱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入秋後冷空氣乾燥「沒油水」

  通常情況下,華南每年入秋之後,每次冷空氣的到來大多會帶來一次降雨和降溫天氣過程,然而,今年卻「秋雨貴如油」,入秋後,冷空氣來是來了,氣溫也降了,天氣是變涼了,可秋雨卻幾乎沒有。不僅如此,從10月1日起,由於全省受今年入秋以來最強的冷空氣過程影響,氣溫下降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北部和中部出現干型寒露風天氣。這股冷空氣不但沒有帶來降雨,反而引發連續多天的乾燥北風天氣,使稻田的水分蒸發加大,旱情進一步發展,降溫和乾旱給廣東正值抽穗揚花期的晚稻帶來了雙重危害。

  氣象專家認為,我省大部分地區已長時間沒有下過透雨,因此,在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時,還需特別注意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南方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