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資訊時代與中港臺互動

發表:2004-11-24 02: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是控制資訊的能手,從延安時代就定下「規矩」,幾十年來更是「與時俱進」,包括如何主導資訊(主題與旋律)與限制資訊(歪曲與禁區),這是維持中共最後防線的手段。

資訊時代的特點是資訊快速與信息量龐大,因此中共不論如何與時俱進,也日益出現捉襟見肘的現象,因此要設立龐大的警察隊伍,要化錢請「美援」,要花錢收買境外媒體。對國內媒體的鎮壓是如此,要操控香港與臺灣的媒體也是如此。

一,香港

1,傳統媒體(電子與平面)沉淪。大部分已被中共控制,運用廣告、政協頭銜、直接或間接的收購等。特別是封咪事件後,平面媒體作用更不可忽視。網際網路正在彌補「損失」,七一遊行與立法會選舉投票,網際網路起了日益重要作用,但是無法完全彌補。現在發展到設立民間電臺,但是影響還遠遠不夠,需要擴大宣傳。

2,香港媒體再被中共控制,也有別於國內媒體。這是香港開放的環境使然。市場與立場的衝突,以致即使香港的中共喉舌也不同於國內的。偽裝中立的更是如此。如鳳凰衛視和新愛國報章。前者頗受國內民眾的歡迎,使他們多多少少知道外界的一些真相。而政治化與市場化的鬥爭,誰勝誰負,涉及受眾的素質,特別是對微妙的變化需要有反應,才能保持必要的警覺(如對台獨的報導)。

二,臺灣

1,電子媒體影響超過平面媒體。有線電視蓬勃發展,看廣告收入。

2,統派媒體影響超過本土媒體。國民黨50年經營,本土開始發聲。

3,媒體改造正在加速進行。黨政軍退出、重劃頻道、自律宣言等。

臺灣媒體對中國大陸民眾的直接影響遠不如香港,但是有助於中共官方獲取正確的資訊而調整政策。

三,中國

中國的網際網路突飛猛進,影響越來越大。雖然為民族主義情緒提供空間,如封殺張惠妹、中日球賽等;但民眾也獲取更多正面資訊,為維權運動提供條件和工具,並且收到相當成效,如廣州孫志剛事件與哈爾濱寶馬事件。

中國也在大肆鎮壓。除了金盾工程用以「防火」,過濾一些字眼和封閉網站。前一陣在「色情」上做文章,最近則轉到政治議題。近來突出的是「中俄邊界」成了「禁詞」,臺灣的電視網站也封了,再就是四川暴動與河南漢回衝突的資訊被封殺。違反者被逮捕與重判。其中網際網路的反應可能影響噹局的態度,所以線民要充分利用這個陣地。

香港與臺灣的回饋,為中國民間提供越來越多、越來越快的正面資訊,這從國內論壇和向外界投稿者越來越多可以看出。余傑、劉曉波等更是其中佼佼者,他們的評論很快,也相當準確。相信這種影響會日見擴大,有助於三地關係的良性互動。最近對阮次山的批評,表明正面因素在擴大中。

四,另類信息

那就是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可能爆發的資訊戰。這是超限戰的一種,是點穴戰「軟殺」的一種,也是戰爭代價,特別是人命與物質損失最小的一場戰爭。主要是令對方的指揮癱瘓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海峽兩岸如果「必有一戰」的話,最好等到可以開展資訊化的戰爭,那是比高科技發展的一場戰爭。也許那時的戰爭,就像下圍棋或中外像棋一樣來決勝負,則這是文明戰爭了。

中國據說2003年成立了第一支資訊化部隊。臺灣的林中斌教授有長期的研究。目前的接觸還只限於駭客的攻擊,主要是大陸向臺灣攻擊,相信官方支持。臺灣方面還看不出動靜。如果從科技水準看,目前應該臺灣優先大陸,但是如果運用人海戰術,臺灣自然甘拜下風,故美國專家稱之為「毛式網路人民戰爭」。不但臺灣要準備面對這場資訊戰爭,美國也要面對。


--轉載自《議報》第173期(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