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無用 國內人士喚醒民眾 標語迭起

發表:2004-11-30 08: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由於國際新聞媒體的報導,使遼寧省腐敗官員黑暗統治,製造冤、假、錯案的實事被曝光,結果省內一百多名腐敗官員被撤職查辦、「雙規」;惹得當地撐權人十分惱火,大發淫威,拿上訪民眾出氣。遼寧省的截訪人員和當地警察,11月22日在「兩辦」門前,強行收繳冤民填寫的「上訪登記表」 (不讓上訪民眾向「中央」反映問題,不准在「信訪接待站」登記),並當眾撕毀,對上訪人予以暴打,許多人被打得遍體鱗傷,血流滿面。「上訪」的路再次被封鎖。

目前國家各信訪招待站都已經全面停止接待工作,信訪登記處接待人員的答覆是:「你們所反映問題的回發生地解決!這裡不接待!」

11月21日晚間不知名的上訪人在北京南站上訪村小花園水泥磚地面上,書寫了六條標語:

1、六四精神永放光芒!

2、國家體制腐敗,人民何談安康問題!

3、消滅腐敗人人有責,不要去信訪口上當受騙!

4、我們不做奴隸,要做主人!

5、打倒一黨獨裁!

6、建立民主新中國

北京當局對這些標語恐懼異常,在標語保留不到一天時間內,就調派警察清洗地面,把這些標語洗刷乾淨。政府一直投入清洗人員每天清洗這些標語和法輪功標語。最近,政府投入的清洗人員得數量明顯增多。

22日晚八點二十分,北京幾位主張民生、民權、民主,維護憲法尊嚴、維護人權的民主人士與「北京大地社會研究院」研究生一起座談當前形勢及應對辦法。李×宣讀了一份自己編寫的「當前形勢及解決問題的辦法」──「萬言書」。會談持續到晚22點多鐘,座談會上各抒己見。

發言摘要:當前工作的重點還是要圍繞如何「喚起民眾」,我們的工作中,要讓每一位公民認識到,他們的權益之所以受到侵害而長期得不到保障,是因為「獨裁專制政治體制」造成的!不結束這種體制中國人的民主、人權是得不到保證的、中國人民的苦難是沒盡期的;一個獨裁專治的政黨,它撐握、操縱、控制著國家的立法、執法、司法機構可以不受約束、唯自己意志是舉,受壓迫、受迫害的人們能到哪裡能去尋找公正、公平和正義呢?

眾多的「訪民」把解決解問題的寄託在「清官」身上,這是一種十分有害的思想,要爭取人權、爭取自己的民主權力、維護自身的利益,只能靠民眾自己組織起來進行鬥爭;在宣傳工作中,要重點採用事例(個案)去證明我們的觀點,樹立起了明確的鬥爭目標,(如同設立了一個靶子)每一個(個案)事例就是一把匕首、一把投槍,投出去就要擊中目標的要害,用千百個案例去證明我們宣傳的觀點、立場才是唯一正確的鬥爭方法;

我們的工作不是要代替人民群眾,而是要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工作,要教會他們學法、懂法、用法來捍衛自己的權利,我們不要給群眾的鬥爭設置什麼條條框框,只要民眾覺醒了,他們會想出許多好的鬥爭辦法的;

孫中山先生說:「革命成功之保障,就在於喚起民眾!」所以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就要圍繞著如何喚起民眾;當前上訪民眾中存在著一種幻想,(夢想碰到清官,不費吹灰之力的戰勝腐敗)不打破這種幻想仍然堅持沿用當前統治者確立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走下去,是永遠達不到目的;

關於自身安全方面的考慮,筆者認為:不必過慮,保護自身的最好辦法就是要鬥爭,比如:蔣延永、高智晟、等一大批同政府違法行為鬥爭著的社會知名人士,他們靠自己的良知和掌握的知識,同腐敗分子英勇的博鬥,在國際社會闖出了自己的名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同情與支持,儘管執政內的撐權人對他們恨之入骨,但他們也不敢碰他們一下,因為,對他們的迫害(對他們下黑手),就會受全世界人民的同聲譴責,從而動搖他們的統治地位;

問題是我們中的戰鬥著的人們撫心自問他們的工作達到了他們的知名度了嗎?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認同了嗎?所以,努力作我們的工作,闖出自己的「名牌」,才是我們當前工作的最重要的要點!要奮鬥就會有犧牲,一個人倒下去千百人站起來,我們的死才有意義,我們才無愧於自己的人生!(宇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