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廠商低價競銷策略引發國外反彈

發表:2004-12-27 15: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9月中旬在西班牙埃爾切市發生的溫州鞋遭惡意焚燒事件(本報9月21號曾有詳細報導),讓溫州鞋企開始意識到「低價競銷」的危險。日前,溫州市泰馬鞋業董事長廖躍向記者透露,包括他們在內的溫州當地12家外貿型鞋企,已於近日在德國申請註冊了一個商標,並準備將此商標打造成國際品牌,用於他們今後在國際市場上的會展和銷售活動。

  歷史:低價「溫州鞋」國外頻遭劫難

  今年9月17日發生的「西班牙燒鞋事件」並非是溫州鞋在國外市場第一次遭遇劫難。今年2月12日,俄羅斯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場華商貨物,包括溫州鞋商在內的中國商人在此中損失約3000萬美元;今年1 月8日,奈及利亞政府發布的「禁止進口商品名單」,讓在此名單中的溫州鞋損失至少數千萬元……

  杭州海關有關人士認為,這一系列「劫難」是低價競爭的結果。海關綜合統計處有關數據表明,浙江鞋對歐盟出口均價常年在1.6-2.5美元/雙的範圍低價波動,同樣檔次的鞋,西班牙當地生產的價格往往是中國貨的2-5倍。

  對策:溫州12鞋企聯手打造國際品牌

  為了洗脫「低價傾銷」的罪名,溫州皮鞋生產出口企業開始聯手,欲打造國際品牌、進軍中高檔市場。

  對此,溫州皮革行業協會新成立的「鞋類出口委員會」於日前作出第一個動作:12家成員企業合夥在德國註冊了一個品牌商標,並將藉此商標在國外開拓高檔皮鞋市場。據該協會秘書長朱峰介紹,這個新商標將暫時落戶泰馬鞋業,而12家鞋企的高檔皮鞋在國際市場上參加會展、開專賣店、銷售「溫州鞋」時,均採用該商標,其他檔次的皮鞋則仍舊使用企業原有的商標。

  思考:「創品牌」方為「暢銷」之道

  據瞭解,在溫州市鞋類出口委員會成立之日,溫州市副市長陳宏峰曾對這一創舉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培育和宣傳品牌、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各種展會,是將更多的溫州鞋推向國際市場的必行之道。

  而杭州海關有關負責人建議,浙江產品在走向國際化過程中,首先應注重創立民族品牌,逐步開拓中高檔鞋類市場;其次要在銷售國構建健全的、強有力的分銷網路;最後,還應該努力加入當地的行業協會、工會組織,及時與政府部門溝通與聯繫,避免觸犯當地的法律、法規。


現代金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