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中日爭奪南亞霸主 評中國海嘯救援

發表:2005-01-07 0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印度洋地震和海嘯發生後,中國政府和民間組織展開了中國當代最大規模的對外援助行動。有關專家對中國援助行動及其影響做了不同的分析和評論。

*掀起援助熱潮*

據報導,中國軍隊已經向受災地區空運將近500噸食物、水、藥品、帳篷、衣物、發電機和通訊設備等物資。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說,這是中國軍隊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海外救援使命。

中國媒體報導說,中國掀起了援助受災國家的熱潮,無論是百萬富翁還是貧困農民都爭相捐款。據報導,中國民間捐款已經超過中國政府最初承諾的260萬美元的官方援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260萬美元相當於中國兩萬農民的年收入。

*《中國海嘯測驗不及格》*

有關分析人士對中國的援助發表了評論。美國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網站的專欄作家莫蘭發表了名為《中國海嘯測驗不及格》的文章。他說,除了駐日本的美國第七艦隊,中國擁有該地區最大的海陸兩棲軍隊,完全有能力向受災地區輸送大批救援物資。而中國國防部在印度洋海嘯後,唯一重要的聲明就是中國將和俄羅斯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他批評中國言行不一,在外交政策上仍舊堅守封閉的「不干涉」原則。

美國海戰學院榮譽退休教授特科特說,中國雖然不像美國那樣有國際救援經驗,但是可以利用海上行動能力援助受災國家。

*援助行動捉襟見肘*

《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正當其它亞洲國家不斷增加對受災地區援助的時候,中國在援助行動中卻捉襟見肘。中國不但捐款數額小、救援反應幔,而且設備陳舊,向災區派出的醫療小組僅有數十人。而美國已經派出1萬3千名援助軍人。文章說,雖然中國經濟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但是中國仍舊很貧窮,平均收入低,軍隊相對薄弱。

*中日爭奪南亞霸主*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針對印度洋受災國家的援助行動成為日本和中國爭奪南亞霸主的工具。北京大學研究東南亞政治經濟的一位學者說,東南亞國家在冷戰期間對中國持懷疑態度,這次援助行動是為了贏得受災國家對中國的信任。

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一位學者認為,日本害怕在影響力和商業方面輸給中國,提供援助是確保日本在南亞主導地位的手段之一。

*盼鄰國放棄「中國威脅論」*

北京大學國際安全研究項目主任朱鋒說,中國希望提高在東南亞地區的形象,希望鄰國放棄「中國威脅論」。但是他承認,日本在提供外援方面的能力是不容質疑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