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副教授投毒 上司頭髮掉光

發表:2005-01-11 17: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4年12月14日中午,揚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貢昌春被一個電話從家中叫到了辦公室,這個43歲的副教授從此一去未歸,他被等候在那裡的揚州警方拘留。有警察表示,貢昌春已於2004年12月30日被逮捕。此案已在近日移交給當地檢察機關。

貢是揚大醫學院「醫學遺傳學與醫學細胞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武輝博士離奇中毒案的作案嫌疑人,而受害人武輝正是貢昌春的頂頭上司。

據受害者猜測,貢昌春因為妒忌年紀比自己小、但學歷和職位都比自己高的武輝,遂在其飲料中投入只需6-7毫克便足以使人斃命的化學藥劑「秋水仙鹼」,使得這位年輕的博士後住了43天院、頭髮掉光、幾乎所有臟器均遭嚴重損傷。當地一名參與偵查的警察對這個案子的評價是「全國都極為罕見」。

此案中有兩個主人翁,受害者名叫武輝,1963年出生,今年42歲,兩年前由東南大學博士後被作為人才引進揚州大學,進校即任揚大醫學院基礎醫學部「醫學遺傳學與醫學細胞學」教研室主任。

投毒者、亦是此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名為貢昌春,年長武輝一歲,1984年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即進入現揚大醫學院工作。他至今的學歷仍為學士學位,在武輝進入揚大前,他任職「醫學遺傳學與醫學細胞學」教研室代理副主任,因一直沒有正主任,他長期是這個教研室實質上的負責人。

貢昌春和武輝都是乒乓球愛好者。在2004年的10月9日,即國慶長假後開學的第二天傍晚,武輝在揚大醫學院的教工之家打乒乓球,天氣仍很熱。武輝打了一會乒乓球後,覺得悶熱難當,遂打電話給同在醫學院工作的妻子,讓她給自己買一瓶飲料,放在自己的辦公室,讓他打完球後喝。「這話極有可能被同在一邊的貢昌春聽到並記在了心裏。」知情者稱。

武輝回到辦公室後,拿起自己桌子上妻子買的「統一鮮橙多」小吮了一口,他多年來養成了一個不多見的習慣:無論多渴,喝東西時都會小口喝,這個習慣救了他一條命。一小口喝完,武輝就發現很不對勁:「喝完之後,覺得橙汁極苦極苦。」他以為是自己劇烈運動後味覺不正常,便起身倒了一杯白開水,再嘗一下,卻發現並不苦。因為急著去上課,他用杯子裝了開水前去上課。

上課到晚上8點多時,武輝開始感覺自己突然很疲勞,還有些頭暈。於是他匆匆結束授課回家休息。10點不到,回到家中的武輝便開始上吐下瀉,「開始還只是拉稀,到了後來拉出來的全是水了,緊接著消化道開始出血,凌晨時,全身肌肉開始變得僵硬。」武輝說。從事醫學研究多年的武輝自己判斷出這是中毒的跡象,他開始懷疑那瓶「像黃連汁一樣苦的橙汁飲料有問題」。

第二天上午,他到了揚州大學自己的醫務中心。在那兒,和他的猜想一樣,醫生起初判定他是急性腸胃炎:「這在夏秋季是常見病。」但武輝固執地判斷自己是中毒,醫生們只得給他輸液,以防止他脫水而有生命危險,但這仍然不能讓他停止上吐下瀉。

當天,他被轉入揚大醫學院附屬醫院--蘇北人民醫院急診治療,這一住就是43天,期間一直沒有離開急診,且大半時間都是住在重症監護室。10月11日,蘇北人民醫院對武輝的抽樣化驗結果顯示,武輝出現了胸腔積水、左下葉肺炎、胰腺炎、心肌炎、肝臟損傷、腸梗塞、消化道出血、視力模糊等多器官損傷,其神經系統也遭破壞,「幾乎所有的臟器都出現了損傷。」醫生說。

10月14日,武輝被證實系化學中毒後,其愛人當即報警。警方隨即展開調查。住院短短不到3天的時間,武輝的體重由65公斤驟降至不到50公斤,原本身體健壯的他虛弱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在住院的第12天,武輝再度出現了讓人憂慮的改變:他的頭髮突然「成把成把」地脫落,沒幾天頭髮掉了個精光。

11月24日,他出院回家調理。據瞭解,武輝本人現在身體狀況正在逐步好轉,他的頭髮已經慢慢長出近60%,除了「秋水仙鹼」中毒給他膝蓋關節以及神經系統造成的損傷仍需繼續治療外,一切正趨於正常。最終有關部門給他作的司法鑑定顯示,中毒給他造成了「輕傷害」。

知情者透露,武輝本人認為這並不是貢昌春第一次對自己下「毒手」。他懷疑自己的另一次不適也是遭貢下毒。據稱,那一次事件發生在2004年的6月2日左右。武輝無事好喝酒,那次他在辦公室發現貢昌春的辦公桌邊有一箱揚州當地較為流行的「茉莉花」啤酒。閒聊間,貢昌春送給他一瓶,他打開喝了一些後,便將之放在了自己的冰箱內(因從事醫學研究,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用於放置藥物試劑的冰箱)。

第二天,武輝到辦公室再拿出啤酒喝時,仍然是小喝一口,「他同樣發現啤酒非常的苦,他起先以為是啤酒變質,便沒有再喝。」但當晚,武輝同樣是上吐下瀉。那次發病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他以為是夏天吃了什麼不潔食物,得了急性腸胃炎。」

12 月14日,貢昌春被警方拘留。被拘留48小時後,一直沉默的貢昌春承認是自己下的毒,但不是此前被指稱的「鉈」,而是自己一直使用、用於染色體分析的化學試劑---「秋水仙鹼」。據知情人稱,貢昌春自己供稱當時只用指頭蘸了一點「秋水仙鹼」放入了武輝的飲料瓶中,目的只是「想讓武輝難受難受。」

資料顯示:「秋水仙鹼」又稱「秋水仙素」,存在於秋水仙花內,毒性極強,口服6毫克即可死亡。「秋水仙鹼」在人體內由於水解作用代謝很快,排泄也很快,達到最高濃度後絕大部分代謝並從尿中迅速排出,中毒後在人體內殘留量極微。

令人費解的作案動機

因貢昌春目前仍被警方拘禁在看守所接受調查,記者沒能採訪到其本人。武輝對貢昌春的作案動機有自己的判斷:「他就是妒忌。」他的分析來自於自己進入揚大之後對貢昌春的影響。

據瞭解,武輝進入揚大之前,貢昌春穩居「醫學遺傳學與醫學細胞學」教研室代理副主任一職長達十年之久,「這個教研室一直沒有設正主任,他是事實上的教研室負責人。」但武輝2002年作為高級人才引進揚大醫學院後,即任職該教研室正主任,貢昌春的心態可能失衡。

平時貢昌春見到武輝極為恭謙,常以「武主任」或「武博」尊稱,但兩人的摩擦也不斷。2004年上半年,醫學院要求每個教研室排定當學期的課時安排,在揚州大學,教師的收入基本上是與其任課課時掛鉤,所以作為教研室主任的武輝將本科學生的任課安排全部給了貢昌春和同室的另一位老師,自己轉而去其他繫帶研究生。這本是武輝的本分,且自己去外繫帶研究生也無須經由貢昌春同意,但貢昌春聽聞此事後大為不快。

與這些偏向武輝的議論相比,貢昌春的家人卻有不同意見,一個比較一致的說法是:武輝處處瞧不起貢昌春,「武輝經常會在辦公室裡留條,上面寫著『小人不得動我的電腦、物品』之類的話,辦公室就三個人,明擺著是衝著貢昌春來的。」

在揚大醫學院更為廣泛的議論是,貢昌春面臨著相當的生存危機。據瞭解,揚州大學已經要求35歲以下的教師須取得碩士研究生文憑方能上崗。貢昌春的年齡雖然已達43歲,但面對越來越多的後起之秀,他不會不緊張。已過不惑的貢昌春在1984年由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一直仍是本科學士學位。據該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分析,如果他在學術上仍遲遲沒有突破或建樹,能走的一條路就是在行政職務上謀取進展。而擋在貢昌春面前的卻是個實力極強的「對手」:具有博士學歷的武輝。


現代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