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長對華態度強硬 美軍高官視訪華為政治自殺

發表:2005-01-19 05: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你任職四年,似乎尚未訪問中國?」

  「我正在考慮,正在考慮。」(I』m looking at it.)個頭不高的拉姆斯菲爾德低著頭回答。

  「現在有無訪華計畫?」

  「我正在考慮。」拉姆斯菲爾德從微笑轉入沉思。

  「我1974年第一次訪華。」他突然抬高音調,開始邁步向前走。

  「那可是30年前的事了。」

  1月11日,在參觀五角大樓時,本報記者翁翔走到拉姆斯菲爾德面前,握著他的手,問他到中國訪問的計畫。由此,有了這一段對白。

  中國常駐美國記者與五角大樓的接觸機會很少。只有我國防部長、參謀總長等高層官員訪美時,中國記者才到五角大樓做配合性報導。這次,中國駐美記者1月11日集體參觀採訪五角大樓是在美國務院、外國記者中心運作好幾個月才成行的。

  協調官的祈使句令人詫異

  在美國國務院官員的帶領下,中國記者當天早早來到位於五角大樓二樓的新聞發布室「搶佔有利位置」。當時正值俄國防部長訪美,記者會快開始時,常駐五角大樓的記者及俄羅斯隨團記者開始大批進場,五角大樓的新聞官站在前面介紹提問規則。就在這時一位五角大樓人員走到中國記者就坐的位置,沒有做任何解釋,用祈使句讓中國記者離席:「起立,離開」(Up and Out),如此態度讓在場許多人都感到莫名地詫異。陪同的國務院官員隨後一再表示歉意,解釋說會場太小,只好讓我們委屈了。據瞭解,此人是五角大樓新聞發布室的協調官,他可能是一時錯把「無冕之王」當作美國大兵來對待了。

  與拉姆斯菲爾德「短兵相接」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走出新聞發布室,我們靜靜地站在不遠處的走廊,準備參加與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官員的座談會。這時,拉姆斯菲爾德和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在隨從的簇擁下,併肩快步地走向新聞發布會場。都身穿灰色西裝的美俄兩位防長步履輕快,看到我們站在一旁,他們放慢了腳步,在得知我們是中國記者時,拉姆斯菲爾德和伊萬諾夫都停下來向我們問好。在電視屏幕上,人們見到常常是眉頭緊鎖的拉姆斯菲爾德,不過此時他卻面帶微笑地歡迎我們參觀五角大樓。站在一旁的伊萬諾夫體貌顯得很年輕,儒雅地用英語對我們說,他上個月才訪問北京。

  在短暫的相遇中,訪華似乎是惟一和最自然的話題。記者迅速走到拉姆斯菲爾德的面前,握著他的手,反客為主地歡迎他到中國訪問,「你任職四年,似乎尚未訪問中國?」

  「我正在考慮,正在考慮。」(I』m looking at it.)個頭不高的拉姆斯菲爾德低著頭回答。

  也許是看到大多數中國記者很年輕,他回過頭來對我們說,「那時可能還沒有你們呢!」(You were probably not out yet),笑臉和語調都透露出他慣有的幽默和自負,不禁讓人感到70歲的他似乎跳動著一個20歲年輕人爭強好勝的心。

  拉氏為何遲遲不訪華

  拉氏為何遲遲不來中國呢?問拉姆斯菲爾德身邊的人,回答如出一轍。剛剛卸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的卜大年(Dan Blumenthal)去年11月對本報記者說,太忙了。當天,五角大樓的官員在被問到同一問題時說,「我們仍在考慮之中,我們與中方有過多次討論。他既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中方邀請。他表示有興趣訪華,我們正準備有關具體細節、時機。我國目前處於戰爭狀態,他日理萬機。不過,他訪華是可能的。」

  前蘭德公司中國軍事問題分析員毛文傑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應客觀地看待拉氏訪華的事情,一是拉氏確實不喜歡長途旅行;二是美國在進行三場戰爭--反恐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拉氏忙得難以脫身。

  不過,外界對拉姆斯菲爾德遲遲不去中國則有另外一番解讀。

  第一,拉氏不去中國有共和黨保守派反對美中兩國的軍事交流這一大背景,認為這種交流為中國軍隊竊取美國高科技打開了方便之門。1999年下旬美國國會通過了《2000年度國防授權法》,該法要求美國防部長向國會報告兩國過去的軍事交流情況,並對今後兩國軍事交流訂出了許多限制性規定。

  第二,拉氏對華態度自然是關鍵因素。以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美國國防部鷹派勢力風頭正勁,確定中國為主要威脅,不斷強化與臺灣和日本的軍事關係,以遏制中國。

  第三,對中國處理空中撞機事件依然心存不滿。撞機事件後,拉姆斯菲爾德當時就下令中斷了美中之間所有的軍事交流。即使布希在「9.11」後要求全面恢復美中軍事交流,拉氏依舊消極對待。

  在這種氣氛下,一段時間裏,五角大樓的高級官員們不敢公開表達發展與中國軍事交流的意見。克林頓時期的助理國防部長坎貝爾曾說,「在1996∼1997年美國向中國示好期間,我所認識的所有五角大樓的高級官員都希望去中國訪問。在那兩年之後突然出現 180度急轉彎,沒有一個人要去中國,他們不是忽然得了牙疼病就是有什麼特別的困難。高級將領去中國顯然是一種職業生涯的自殺,是政治自殺。」

  美前太平洋總指揮官布萊爾上將曾經是布希總統第一任內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熱門人選。但他因被一些人批評為「在推動美軍同外軍接觸方面太過熱心」,最後不幸落選,目前只能在斯坦福大學搞研究和教書。

  這樣看,拉氏遲遲不訪華似乎就不難理解了。而對中國來說,則應以平常心對待,來不來都安之。


中國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