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時代:陪讀成為人口流動新方式

發表:2005-01-27 19: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獨生子女求學而帶來的遷移是中國獨有的。受經濟、勞動保障等因素的影響,今後有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人口流動方式.「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是家。」這句話裡蘊涵著更多的辛酸。

在寒風中哆嗦的行人裡,趙秀華一襲裙裝格外端莊,20年的教師生涯,使她擁有了不俗的氣質。具有師範學院大專文憑的趙秀華,原是蘭州技校一名優秀教師,和丈夫感情破裂後,她早早成為了一名單身母親。

為了陪伴正在復旦大學讀書的兒子,她來到上海已經半年。目前,兒子已經大四,正在全力以赴準備考研。兩年前,趙秀華就在原單位下崗了。來到上海後,生活更加緊張,她只能在兒子租住的15平方米的小屋裡打地鋪,過起了陪讀媽媽的生活:

每月退休工資500元,兒子打零工積蓄5000元;每月房租800元、水電煤氣50元以下,每天買菜5元,每週買肉一次10元;每天晚市買菜,可以揀到小販不要的菜葉。

「從前再難也沒想到會像現在這樣。剛來的時候天氣熱,連條褲子都買不起,只好把兒子的破褲子絞了邊穿。在上海這個繁華的大城市,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生活在最底層的滋味。」

兒子不願母親打工吃苦,趙秀華只好瞞著兒子四處找工作。除草工、家政服務、餐廳服務員,她都打聽過。但年紀大和不會上海話,成為了別人一次次拒絕她最直接的理由。「兒子讀書是最大的事啊。」為了生活能穩定下來,趙秀華有時產生有了再婚的念頭。

趙秀華只是繁華都市裡的一個縮影。在上海,雖然沒有專門的統計,但80%的工作人員都曾接觸到不遠千里來詢問工作機會的家長。東華大學後勤部孫老師說,近年來到學校找工作的外地家長陸續出現。

「退休、下崗,還有就是單親家庭特別多,他們不都是為了錢,原來的城市不能提供完善的勞動保障或養老保障,他們是衝著精神寄託來的。」上海財經大學後勤辦公室李老師如此描述。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處的魏老師也肯定,絕大多數的家長並非是因學生自理能力差而來的。

當一波又一波獨生子女們走進大學校園,千里迢迢陪讀的父母也越來越多地湧現在城市中。這一中國獨有的「大學生陪讀現象」正在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

獨生子女時代,從幼兒園、小學,直到中學,父母陪讀已經成為一種見怪不怪的社會常態。據中國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讀的現象。人們不能接受的是,大學生這個已經在形式上完成了成人禮的人群,還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於是幾乎一邊倒地指責陪讀,認為折射了傳統教育方式的失敗。

但問題絕非想像中那麼簡單,人到中年還選擇顛沛流離,陪讀人群是多重社會問飩淮淼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