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家庭的中國孩子們:美國情灌溉中國根

發表:2005-01-28 20: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8歲大的海倫瞇著眼睛,撥弄著脖子上項鏈。坐在一旁的她的母親--詹森太太慈愛地望著女兒,儘管她們並不是血緣關係上的真正母女,而且她們看起來如此不同:母親金髮碧眼,是典型的美國人,女兒黑頭髮黃皮膚,是個中國娃娃,但沒錯,她們是一家人。

美國情

「外表的不同並不能減少我對孩子們的愛,感謝上天讓我們擁有了這兩個女兒。」53歲的詹森太太和57歲的詹森先生住在加利福尼亞,夫婦都是公務員。由於不孕問題,兩人決定收養一個孩子。

他們1997年通過一家專門機構收養了來自廣西柳州的小姑娘劉文鳳(音譯),並給她改名為海倫。兩年後,他們又從柳州收養了一個小女孩--海倫的妹妹克里斯蒂。「我們之所以收養兩個是因為如果有一天我們夫婦離開人世,她們姐妹還可以相互照顧。」詹森太太說。

剛到這個家時,海倫感到有些陌生。詹森太太回憶說:「那時她管我叫『阿姨』,儘管她並不知道我究竟是她哪個阿姨。」隨著時間推移,詹森太太的小海倫逐漸融入了這個家庭,一份深厚的感情在這對特殊的母女之間建立起來。

同那些對孩子的身世諱莫如深的養父母不同,詹森夫婦從一開始就沒有隱瞞姐妹倆的身世,而海倫也對收養有一套自己的見解,「一些父母想要有個孩子卻無法擁有,同時一些孩子想要一個家庭,於是他們把這些孩子帶回了自己家。」

海倫並不覺得自己的經歷難以啟齒,相反她很樂意與那些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被收養的孩子分享她的故事。

現在海倫8歲,是個快樂的三年級小學生,同12名同學相處得也很融洽。詹森太太驕傲地稱讚自己的女兒是一個「聰明、勤奮的孩子,每門功課都很棒」。

海倫很愛母親,但同時她也承認很想念自己的生母,並希望有一天能見到她。

「每天睡覺前我都會想起她,我想知道更多關於她的情況,例如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在哪裡,她在幹什麼……但或許她已經去世了。」說這番話時,海倫抬起頭來,望瞭望她的母親詹森太太。

儘管是被遺棄的孤兒,但海倫卻從沒有因此而怨恨自己的生母,「我想如果有任何別的可能,她一定不會把我丟棄,我相信她一定已經盡力了。」

詹森太太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我希望她們都能成為快樂、有責任感的人,對我們來講,這就夠了。」

中國根

儘管中國的回憶對海倫來講像是一份不完整的記憶拼圖,但詹森太太感覺到,幼年時的生活仍然給海倫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有一次我們帶她去我弟弟家裡玩,她突然用中文管那只動物叫『貓』,而不是『cat』,我猜測,雖然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中國,但一定有些東西仍深深印在她心裏。」

這時詹森太太意識到,對於這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女孩來說,保持她與故鄉之間的聯繫很重要。「我尊重中國的歷史和文明,因此我也想讓海倫知道,她是誰,她從哪來,這有助於她人格的發育。」

為了尋根,2004年,海倫和她的母親踏上了回鄉的路。在這次10天的旅程裡,她們將取道香港,途經南寧,最後回到海倫的故鄉柳州。海倫對這次旅行非常期待,「我激動得好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

上次海倫回中國還是她3歲那年,那時父母正準備收養妹妹克里斯蒂。那一次短暫的旅程在她腦海中只留下了福利院的模糊印象,「那大約是一座兩層高的小樓,前面有一片草坪,就跟我在美國的家一樣。」

但對於詹森太太來講,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故地重遊。她又見到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是他們把女兒帶到了她身邊;她又回到了福利院,在那裡她和兩個中國女孩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

現在,海倫每個星期五都要上中文課,她要學習拼讀、書寫漢字以及中國文化。海倫已經能夠字正腔圓的唱一首《茉莉花》,「我們已經學了很多漢字,但我總是邊學邊忘,」海倫說,「可我會繼續努力,也許有一天我會回中國上大學。」

此外,海倫和妹妹還要慶祝一些中國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以及中秋節等等。她們還同那些與他們有著相同身世的中國孩子們一起做傳統遊戲,每月光顧幾次中國餐館,吃中餐。當然,中餐中也有不怎麼對海倫胃口的,例如餃子至今她也不太喜歡。

所有這些都在提醒她們,儘管生活在另一個國家,但她們的根仍然在遙遠的東方。

也許有一首詩最能表達她們現在這種心境:

「有兩個國家,我都管她叫故鄉一個我在那裡出生,一個我在那裡成長我的身份奇特又美妙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在我生命中必不可少。」

成長痛

像海倫這樣被美國人收養的中國孩子在美國並不鮮見。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美國人開始收養中國兒童。1991年共有61名孩子被收養,此後數量逐年上升,到了2003年,這一數字猛增到6858人,根據美國國務院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7000人。

同收養兒童數量一起增長的,還有人們對這些孩子心理髮育的擔憂,畢竟愛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那些來自不同背景下的養子女,他們今後會如何定義自己的身份,這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一問題引起了眾多社會學家的關注。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簡.布朗女士是國際收養問題方面的專家,已在這個領域工作了25年之久,她認為今後擺在那些收養子女和他們的家庭面前的,將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今後將有一大批中國來的收養子女面臨身份認知和情感上的問題,而此時卻沒有幾個專家可以給他們建議。」

布朗女士19年前就建立了一個專門機構,旨在幫助那些來自別的國家的被收養子女樹立健康的自我觀念,並同100多個收養家庭建立長期聯繫,到今天,布朗太太已經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中國孩子。

布朗女士自己有三個孩子,而同時她也從中國和韓國收養了5個孩子,因此她最能理解養子女在成長中面臨的痛苦。「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問自己,如果親生父母沒有遺棄他們,那現在會怎樣,他們現在會是什麼樣的人,這就是身份認知的問題。」

此後,他們就會竭力與自己的故鄉取得聯繫,會訪問自己的家鄉,並與家鄉來的人交朋友,而且身份認知的問題還會對他們養育子女造成影響。「他們會謹慎小心地選擇住處選擇在哪裡養育子女。他們一般不喜歡孩子在白人聚居的地方成長,因為他們自己體嘗過那種傷害。」

經過長期研究,布朗女士發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讓孩子與原有的文化隔絕,對他們今後發展相當有害。「他們總是帶著一副面具,告訴父母自己很好,自己並不覺得與同學或父母有什麼不同。但等到了青春期或是成人之後,這些小問題就會變成不可收拾的大問題,」布朗女士說。相反,如果孩子們有機會同一些與他們有相似經歷的人交流,情況就會大為改觀。

僅僅靠孩子自己努力還不夠。布朗女士認為,不僅是孩子,包括他們的養父母、老師、醫生以及收養機構工作人員都應當加入,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觀念。

「但遺憾的是,目前美國大多數人並不真正瞭解該如何教育一名收養子女,而且也沒有人告訴他們該如何養育一個來自不同國度的孩子。」布朗女士指出,因此即使在收養行為已經完成,那些收養機構仍有必要繼續他們的服務。

中國收養中心是民政部下管理收養事宜的官方機構,該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曾同外國政府合作,對這些在國外成長起來的中國收養兒童進行了一次跟蹤調查,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由於這些孩子年紀尚幼,因此他們對於身份認知的問題表現得並不那麼明顯。

美國的部分收養機構也採取了行動。「孩子即希望」是美國四大收養中介機構之一,他們曾經辦理過收養中國孩子的案例。

該機構發言人克里.巴隆表示,「我們鼓勵養父母讓孩子傳承他們的傳統文化,並建議通過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上中文課等方式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羊城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