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一個警察的背後

發表:2005-02-05 21: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本來想悄悄去廣州,不驚動任何朋友,可以自由而且專心地,用行腳去感受廣州的老城氛圍。沒有想到,一個不小心,反倒變成一個華人世界舉世皆知的事件。幾天來,溫暖的關心電話和郵件從美國、歐洲、馬來西亞、香港、臺灣、中國各個城市包括新疆和蒙古,不斷進來,倒叫我覺得慚愧,但又不能因此希望自己「傷」得更重,以擔得起朋友和讀者的愛惜。

我開始回想那個關鍵的時刻:單身女子,背著背包,背包在後而不在前;站在路口,攤開地圖。

這是一個國際「傻根」形象。那個街口不必是在廣州老城,也可以是羅馬噴泉,莫斯科紅場,華沙廣場,法蘭克福火車站大道。以那樣大方不設防的架勢,往任何一個城市中心一站,對於那個城市裡活躍於灰色空間的人而言,怎麼說都是一種挑釁或邀請。所以我的遭竊絕不足以被解釋為「中國特色」。

但它是不是「廣州特色」呢?

事情發生了之後,集體的「口述歷史」就打開了。一桌五個廣州市民,四個人有被偷被搶的經驗,而且每一個人都是多次,先講親身經歷:被摩托車撞,被小刀割,人怎麼欺身而上,怎麼搶了就跑……然後再敘述發生在親友身上的:兩歲的孩子的媽,護著包,以致於整隻手被砍斷。愈講,恐怖的細節愈多,我聽得兩眼發直,開始覺得:自己真是個好命的人啊,可喜可賀。

回到香港,香港人說,唉呀唉呀,你怎麼會想到一個人跑去廣州?廣州啊,我們男人都要成群結隊才敢去的。香港的大陸人說,怎麼你還沒學到呢?在這邊,背包背在後面,一過邊境,背包要背在前面。

我一邊奔波於銀行和移民局之間,一面讀到廣州官員的反應。省政協委員以「龍應臺遭竊」案詢問廣東省公安廳長梁國聚對於治安有何對策,梁國聚說,廣東一億多人口,只有十三萬警察,警力不足是很大的問題。

公安廳長的談話倒是坦率,於是我開始算,照廳長這麼說,在廣東省,每一個警察要服務846個市民。臺北總共有7702個警察,也就是每一個警察要照顧341 個臺北人,而香港有32986個警察,一個警察服務207個港人。柏林的一個警察只要管好130個柏林人的安全。如果算工資,香港的警察工資會是廣東和臺北警察的好幾倍。

以這樣的制度和物質條件來看,梁國聚的自我辯護不算錯。香港警察的效率和他背後的制度之間,不論是管理結構上的還是經濟上的,有一個明確的因果關係。知道了這個數據,對中國警察便不忍苛責,可是,這是現象的全貌,或者只是冰山的一角?譬如說,那846個人是否真正得到那 「一個」警察的服務?雖然警力微薄,警察的辦案效率,服務品質,以及廉潔程度,和臺北、香港的警察比起來如何?有人做過比較和追蹤,做過查核和監督嗎?警察本身的制度,以及制度和整體社會問題的連結與呼應,又如何?

如果沒有績效的查核和紀律的監督,那麼表面上所謂治安問題可能根本就不僅只是治安問題,而是整體的政府管理問題。如果警察的制度和社會的現實發展根本脫鉤,譬如說,戶口制度和城鄉差距的問題嚴重惡化,警力之於它如杯水車薪或牛頭不對馬嘴,那麼所謂政府的整體管理問題其實是一個政治問題,真正的癥結就可能在國家的根本政治,在政權政體,而不在管理,不在效率不效率那個簡單的層次了。

我收到很多大陸讀者的來信,譬如這一封:

看到您被竊的新聞,身為大陸人除了感到丟人和羞恥、向您表示歉意和慰問. 同時也為您感到「慶幸」,還好遭竊是在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因為不能想像,如果發現被竊,按您的性格你會怎麼做,而那樣的話,您也許會遭圍毆,更可怕的是深圳和廣州有一群砍手黨,我可不想這麼恐怖的事發生在您身上。

其實,被竊的「待遇」我們都「享受」過,您遭遇的是許多大陸中國人都遭遇過的事,我家最後一輛自行車距今正好被偷一週年,從此不再買車,而自從我父親在公交車上被偷3500元(他帶著錢去醫院開白內障,交費時才發現醫療費全沒了),我乘車時,總是睜大雙眼;自從有一天,在街上走,忽然發現自己的口袋裡伸著別人的手(我回身看到的是一張新疆小姑娘的臉),現在我走在街上,總是 「瞻前顧後,左顧右盼」,非常緊張。

我知道您不喜歡做「貴賓」,可是要做一個普通的大陸人,必須小心小心又小心!記住這裡是中國大陸,不是香港,不是臺灣,更不是德國!只要腐敗依然存在,只要貧富分化還在加劇,只要體制不變,一切仍將繼續。

那樣溫柔敦厚的一封信,而同時又把問題看得那樣冷透,令人不安。


一讀者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