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人 你們為什麼不回家

發表:2005-02-28 05: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春節佳節,車站淨是滾滾人流,從北京湧向各個城市、縣城和鄉村。這些都是回家的人流,什麼都阻擋不了回家的期盼。

  但是,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不是春節這樣的節日,中國的男人們卻越來越不願意回家。在燈紅酒綠下玩樂的男人們,不清楚有多少怨婦在家裡等待著他們的身影,命好的,半夜等回一個拖著疲憊身軀的男人,命不好的,整夜不歸,電話打過去也無人接聽,再打,對方已經關機。

  ■生意場上的男人不回家

  近日看一個電視節目,現場有100位中國當代著名民營企業家,主持人問「有沒有每天工作在12小時以下的人?」無一舉手。認識一些生意人,他們把晚上的時間可以分為三段:晚飯、娛樂、夜宵,通常一直延續到凌晨三四點鐘,幾乎天天如此。我認識一個溫州商人,長期在上海經商,不回家是常事,老婆先是每晚跟他哭鬧,他振振有詞:「做生意就是要和人應酬,難道我不累嗎?還不是為了賺錢?賺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做男人多辛苦!女人應該理解。」經過他的「教育」,老婆後來不聞不問,發展到他打電話回家,發現老婆居然不在家。原來幾個老公長期不回家的老婆們組成了一個組織,一起出去玩,也開始不回家。

  ■職場精英們不回家

  自己不是老闆,若不拚命努力工作,怎能保住高薪的飯碗?買房、買車,買大房、買好車,哪項貸款不像山一樣壓在身上?外企和民企的員工加班加點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你不拚命別人就會超過你,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下了班還要去酒吧或者健身房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他們回家的目的就是睡覺。在北京,越是高檔的社區越是「睡城」,只有深夜才能看到主人們回家的車燈劃破黑暗。

  我的一個朋友30歲就當上CEO,是用他7年沒有休息日,每天工作12小時,住在公司宿舍換來的。但最終他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擊垮了,足足在家病休了一年。他說,我放棄了很多正常人的生活,7年從來沒有回家和家人過過春節,我所擁有的不過是一個可以被別人替換的職位和一個垮掉的身體。他回北京後搬出了公司的宿舍,自己買了房,正常下班回家,覺得「回家的感覺真好」。可是好景不長,病癒不到半年,他又開始了「空中飛人」和12小時工作的生活,並自嘲說「現在精英們都這樣!」

  ■打工仔們不回家

  他們用廉價的勞動力換取微薄的報酬,一年年頭忙到年尾才能領到工資---如果不被拖欠的話。年末要考慮回不回家過年,一方面是城市的居民已經不適應沒有外來工的生活,另一方面在春節可以掙到3倍的薪水,於是他們選擇了不回家。他們的女人們可能幾年都見不到自己的丈夫,但女人們是不會抱怨的,因為能拿到在地裡幹活這輩子也掙不到的錢。

  男人離家討生活,女人留守家中等待,中國男人幾千年來都是這樣,說走就走。孟姜女千里尋夫,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中國自古以來的禮教就是讓女性要忍耐、要等待、在等待中消耗著自己的青春,只要男人能給這個家帶來財富和榮耀,他們就可以不回家,女人的等待就值得。

  而現代社會呢?女性經濟獨立了,她們開始不甘心獨守空房,憑什麼男人可以在外逢場作戲,女人不能尋歡作樂?於是女人們也有了專門的場所,也有了帥哥作陪,只不過,陪男人的都是別人的女人,陪女人的都是別人的男人,惟一不同的是誰陪誰都要付費的。

  家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中國家庭失去了吸引男人回家的理由?中國男人,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回家?是社會環境賦予了你們太大的壓力,還是不回家成了一種成功人士的象徵?如果「不回家」能換來成功,那我相信大多數男人還是會選擇繼續不回家。

  在追求成功和利益的背後是傳統道德的淪喪。我們有必要重新定義成功的概念,對成功女性的定位常常是事業家庭都要成功,那麼對成功男性的定位是不是也要改改了呢?


(北京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