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政:從老百姓口袋裡掏錢補銀行窟窿

發表:2005-03-22 15: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央行3月17日起調整了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這一房貸新政策一經頒布,立即引起百姓的不安。記者和同事們對這一新政策探討後得出的結論是,從善意的角度理解,這個政策,本意也許是要扎破房地產泡沫,但朝泡沫捅過去的刀子,最後不可避免地要扎傷老百姓。

貸款買了房子的老百姓,日子將過得比現在更苦

這一新政,人們最關注的有兩點:一是對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城市或地區,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現行的20%提高到30%;另一條則是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由5.31%提高到了5.51%,提高了0.2%。

在過去這些年裡,在地產商的操縱和某些地方政府有意無意的配合演出下,房價越漲越高,大多數老百姓辛辛苦苦地攢點錢,根本不夠買房子。在以前的房貸政策下,人們多少還能看到一點圓住房夢的希望。但新政策出臺後,初步可以肯定的是,由於首付比例的提高,沒住上房子的老百姓離住房夢的實現又遠了一大步;由於利率的提高,貸款買了房子的老百姓,日子將過得比現在更苦。網上罵聲一片,也就毫不奇怪了。

這會不會又成為一次配合開發商完美演出繼續賺取黑心錢的利器?

按照央行的解釋,這麼做是為了「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另一條理由是「有利於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其實,這一新政策對房地產業泡沫的抑止難有什麼實質作用。在土地供應有限的情況下,開發商只要「適當地」提點價,他們的損失就可以奪回來。於是,樓照蓋,價照高,泡沫照存在。朝地產泡沫捅過去的刀子,對泡沫沒起到作用,倒是百姓因此要流不少血出來。

前幾年,有關部門把土地集管理起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平抑房地產價格,誰知道事態朝著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方向飛速地發展了過去:開發商們理直氣壯地告訴人們,土地資源有限,本著經濟的基本原理,現在供需不平衡了,房價不漲都說不過去了。於是,土地集中管理的政策,不但未起到擠破地產泡沫的作用,反而成了配合開發商大賺黑心錢的工具。政府不恰當的作為,使自己尷尬地處在了配合開發商完美演出的境地。老百姓則不得不承擔這一失敗政策造成的更高房價的惡果。記者懷疑,這次央行的房貸新政策,會不會像土地集中管理一樣,成為一次配合開發商完美演出繼續賺取黑心錢的利器?

掏老百姓的腰包補銀行的窟窿?

也不能指責央行的這一新政策毫無意義。至少在規避銀行風險,提高銀行收益方面,這一政策確實可以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眾所周知,咱們的商業銀行,呆壞帳產生的速度和「效率」之高,令人咋舌。在1999年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之後,根據中國銀監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04年第一季度末,國有商業銀行又出現了18,898億元的不良貸款餘額。

銀行要降低風險,要減少不良資產,就必須想轍。節流?總不能朝自己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高薪開刀吧?於是,開源成了更好的選擇。一位網友批評:他們說是想降低銀行貸款的風險,事實上卻把風險轉嫁到老百姓頭上來了,為什麼不從他們工作的方式和制度掌握方面去考慮呢?如果他們每一筆貸款都能很好地把關審核,風險自然就會降低了很多。記者當然不能滿懷惡意地揣測,這次新政策的發布,是為了從老百姓口袋裡掏錢,填補銀行的窟窿。但起碼這一政策起到的客觀效果就是這樣的。

記者個人認為,個人購買第二套商品房或買豪宅之時,才應該提高貸款利率,而且可以大幅提高,這樣也許可以遏制由於炒作帶來的房價過快增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