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研討會:兩岸政策 臺北 北京都在微調

發表:2005-05-19 08: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臺灣媒體報導,最近台海兩岸關係變化多端。在美國卡內基基金會主辦的一次演講會上,學者專家對臺灣在野黨的大陸熱,臺灣執政黨政府的大陸政策走向,以及中國大陸對臺灣總統陳水扁的策略等方面發表了看法。

  北京對臺新政策有變

  卡內基基金會星期二邀請臺灣的高等政策研究會執行長楊念祖就「從臺北觀點看最近的兩岸關係」發表演講。楊念祖首先指出,北京從過去強調的「統一」和「一國兩制」,演變為現在的「防止臺灣獨立」。去年秋天中國大陸領導人提出「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三項原則,以及今年3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這些說明瞭北京的對臺政策和過去有明顯不同,而這些有系統的改變是為了「統戰」。

  扁轉而謀求改善兩岸關係

  與此同時,臺灣領導人陳水扁對中國大陸的動向也在轉變之中。高等政策研究會執行長楊念祖分析說,去年12月臺灣立法委員選舉,執政黨遭到挫敗,陳水扁意識到,在島內推動憲法改革有很大困難,因此轉而思考和北京建立和平橋樑的可能性。陳水扁也想藉著改善兩岸關係為自己在歷史上留名。

  楊念祖說,陳水扁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他對北京是有靈活性的,其中包括春節包機,以及他在臺灣舉行抗議反分裂法示威時保持低調。從陳水扁和反對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達成的「10點共識」中包括憲法一中,就可以看出陳水扁有意和北京接觸,希望未來兩岸和解。

  兩岸官方能對話?

  楊念祖說,北京和臺北在立場上各有堅持,因此他不認為台海雙方能夠展開對話。楊念祖說:「雖然北京和臺北都有意和對方接觸,找出解決僵局的可行辦法;但是看似矛盾的是,雙方的立場使得這樣的進程無法落實。我對最近臺灣在野黨的大陸之行是否能為未來和解鋪路或者改善兩岸的對話感到悲觀。因為基本上雙方都沒有改變各自立場,而前提條件仍然存在,因此要北京和臺北在共同立場上來談判是很困難的。」

  不過,民進黨的華府聯絡人彭光理MICHAEL FONTE則認為,臺灣政府和中國大陸對話並非不可能。彭光理說︰「我認為陳水扁想要在兩岸和平穩定方面留下政績。但他一個人無法達成。很多臺灣民眾希望政府不要花巨資購買軍備,希望有安全感。要中國政府有所行動很困難。大陸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提出大陸和臺灣對話的3原則很僵硬,而且也沒有改變。可是雙方是否有靈活性?這就好比看皮影戲,影子下或許有什麼動作和可能性。因此我對兩岸展開對話並不完全感到悲觀。」

  北京試圖爭取臺灣民心

  卡內基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史文MICHAEL SWAINE說,大陸抓住了陳水扁有意改變策略的時機,盡量向臺灣民眾示好。史文說:「北京不想和陳水扁對話,沒有這個必要。北京想要繼續削弱陳水扁的立場,分裂民進黨,塑造臺灣公眾對大陸的好感。通過完全和陳水扁政府無關的黨對黨協商,以及兩岸低層級的往來,試圖讓臺灣公眾和臺灣社會看到來自中國大陸的好處。」

  臺灣高等政策研究會執行長楊念祖特別指出,兩岸間黨對黨協商以及民間的實質往來,已經使大陸能直接介入臺灣的社會和政治。楊念祖建議臺灣政府立刻重整安全網,並且要有新思維,以便保障臺灣安全,應付北京對臺灣的和平攻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