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14萬公里收費道路中國佔了10萬公里

發表:2005-05-23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交通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秉鐮對記者說,在全世界14萬公里的收費道路中,中國佔了10萬公里。

除去3萬公里必收的高速公路,其他都是公路收費。

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們的公路網並不是最發達的,我們的公路總里程數也不是最多的,我們的公路人均數佔有里程數在世界排名是靠後的,但我們收費道路卻佔到全世界收費道路的70%多,成了全世界收費道路的「主流」,這種巨大的反差說明瞭什麼問題?

專家們認為,城市公共道路本來不應該收費,因為這是公共設施或是准公共設施,應該是由政府從稅收所得中拿出一部分進行修建和維護。但是由於我國城市快速發展,多種資金進入了公路建設,特別是城鄉道路出現了多種經營,多種資金進入公路建設,設站收費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還貸,收費站多如牛毛也就成了中國特色的怪象。

用心思考,發現對「公路」一詞的不同理解會直接導致收費與不收費兩種截然迥異的行為。如果把「公路」一詞理解為「公共道路」,作為公共設施或准公共設施的一部分,由政府或地方政府從稅收收入中支出進行修建和維護,把稅收用於道路建設,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樣的公路就不該再去收費;如果把「公路」理解為「公家的路」,把「路」當作是某個利益團體的財產,當然這個「公家」可能是當地政府或政府中的某個部門,也可能是由政府牽頭與其他出資方合作建路的「准公家」 --集體。那麼,在這種思路下的路肯定是要收費的,因為既然「路」成了專屬財產,並非全民所有,當然要考慮到成本與產出,不能不計較回報。

其實,後一種理解只是某地方為了建路、收費而對「公路」概念的曲解,公路就該是「公共道路」,不論什麼樣的資金參與建設,它的產權和經營權都屬於國家,應該交由公眾免費使用;至於參與投資的問題,只能由政府從稅收中劃撥錢來還本付息或者是從道路建設帶來的道路兩側的土地漲價收益中拿出錢來支付,而絕不該拿公路經營權作交易,以收費來償還投入資金和利息。

全世界14萬公里收費道路中國佔了10萬,這可不是個好記錄。為了人們的出行方便,交通順暢,以及許多不必要的道路及相關經濟糾紛,公路還是應該回到公共設施這一本來屬性中來,做到還路於民,消除公路收費站多的「中國特色」。

來源:光明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