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的跨國流水線:美國銷售臺灣代理大陸製造(圖)

發表:2005-06-10 02: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一個美國的消費者點擊惠普電腦公司(Hewlett-Packard Co.)的網站的時候,我們假設他選中的是一款Pavilion zd8000的筆記本電腦。這個訂單經過電腦系統很快就傳到幾千英里以外的中國工廠去了,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經營這個工廠的品牌──臺灣廣達電腦公司(Quanta Computer Inc.)。《華爾街日報》6月9日刊登記者蒂(Jason Dean)和譚裴榮(音譯,Pui-Wing Tam)聯合撰寫的文章指出,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廣達電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筆記本生產廠家。

記者從網上獲得的中國海關統計數字顯示,廣達集團筆記本電腦在上海松江月均產量在2005年一季度已達近150萬臺,在全球筆記本電腦月均產量中所佔比重由原來的四分之一上升為三分之一。廣達電腦總裁林百裡2005年4月份表示,2005年廣達在全球筆記本代工產業的市場佔有率將達到30%左右。廣達集團副總經理李杜榮4月4日說:「上海松江將是廣達今後唯一的生產基地,未來廣達也會將部分研發業務遷往上海,與臺灣的研發機構進行全球分工。」

廣達2005年4月正式停止臺灣伺服器生產線,在5月中旬相關設備遷移至上海松江。《華爾街日報》披露,廣達電腦公司和惠普以及戴爾(Dell Inc.)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許多訂單都是在遙遠的中國上海完成生產的。但是在尋找廉價生產基地和人力、物力的分配上,許多美國公司也不得不注意到地緣政治的敏感性,週旋在臺灣和大陸之間,有時候可能變成相當辛苦的事情。

在這個複雜的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複雜的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大型的美國公司必須考慮到諸多中國生產廠家製造看起來「雷同」電腦的問題。而當美國公司又紛紛降低出價的時候,這些和約廠家也在逐漸萎縮的價格中掙扎。儘管臺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氣氛越來越緊張,但為了降低人工,廣達還是不斷的把生產重心轉向了大陸。但是臺灣的管理者無法直飛大陸,他們必須在香港轉機。這樣本來2個小時的旅行就變成了8個小時。

以前,臺灣政府為了避免在經濟上過分依賴它的「政治宿敵」──中國大陸,嚴格限制台商到大陸投資。據多維記者從中國當地媒體獲得的資料顯示,到1989年為止,還只有三、四十家勞力密集型、技術層次低的電子零組件與消費性電子的成品組裝業在大陸投資。但從90年代中期開始,臺灣電子產業赴大陸投資不僅金額大幅上升,而且逐漸成為台商投資的主力,其佔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的比重,由90年代前期的不足20%,迅速增長為90年代末期的50%左右。

從地域分布看,當時臺灣電子產業在大陸投資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2001年,經臺當局核准的臺灣電子業在上海與江蘇投資件數為190件,金額6.7億美元,分別佔當年該行業在大陸總投資的49.6%和53.2%,在廣東投資案件為135件,金額4.1億美元,分別佔該行業投資的35.2%和 32.7%。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在該年吸引了近90%的臺灣電子產業的投資。至於筆記本電腦業務,2001年也是重要的轉折點,到2005年臺灣筆記本製造商85%的產品都來自中國,比起4年前的4%有著巨大的飛躍。

1998年成立的臺灣廣達公司從2001年遵循大趨勢打入上海,現在該公司90%的生產都在那裡,總員工人數達到2萬人。中國大陸政府對這樣的投資採取鼓勵的態度,筆記本電腦的電子工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最重要的部分。中國2004年十個最大出口商家中的八個都是海外電腦或者其它電子產品的生產商。許多年以來,惠普等公司把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作為生產筆記本電腦的最佳選擇,但是這種情況從90年代後開始改變。《華爾街日報》披露,廣達和其它幾個來自島內的競爭對手──仁寶電腦(Compal Electronics Inc.)、英業達集團(Inventec Corp.)、緯創資通(Wistron Corp.)等形成巨大的臺灣品牌陣營,幾家公司總共代理生產的電腦佔到世界總量的80%。

在外購的幫助下,惠普和戴爾成為全球大的筆記本銷售商。根據美林公司的統計,外購佔其總銷售一半以下的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不斷虧損,在2005年將其個人電腦業務賣給了中國的聯想。但是美國公司和電腦代理公司還有他們的第三房生產廠家之間的關係可能非常微妙。惠普和戴爾等公司採取「腳踏多條船」的方式來控制生產廠家的要價,為了競爭得到這些美國大公司的青睞,中國生產廠家總是互相壓低價格。

惠普生產線供應總執行經理巴哈拉(Roger Bahalla)說,作為一個合作策略,惠普總是會同時接觸6個以上的生產廠家,「這就是保持商業競爭力的方法」,他補充強調,惠普超過98%的電腦都是在中國生產的。「關於到底應該有多少合作對象存在一個理想的商業數字,我們不想其中的任何一個變得過小或者過大。」戴爾的公司發言人蒙查卡(Lionel Menchaca)表示,該公司筆記本電腦的最後合成總是在愛爾蘭、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完成。成品被運到美國境內,配上其它的附件,輸送到購買的客戶端。

蒙查卡說,「但是認為戴爾美國公司本身並沒有參加整個生產過程中是錯誤的。我們控制著全部從接受訂單到生產的過程。」戴爾自己集成佔總成本 60%到70% 的筆記本。然而,惠普的巴哈拉則承認,其它的公司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加州的帕羅奧特公司(Palo Alto),它甚至自己獨立下單訂購許多關鍵的部件──硬碟、顯示器等等。惠普公司為上海的生產基地提供基本的設計方案,而上海現在也開始建立了設計中心。巴哈拉指出,作為一個消息靈通的消費者,筆記本電腦在中國製造這個事實不應該成為一個困擾。

巴哈拉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說,「關鍵是是否以惠普的生產標準來進行作業的,我們的答案是:是的。」外購促進了類似於廣達這樣的電腦公司快速發展,然而,賺取利潤的數額卻也開始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從1999年開始,廣達電腦公司的收入增加了4倍,目前為104億美元,但是其淨利潤卻出現了從 12.2%到3.6%的大幅度下降。「去年,廣達集團宣稱突破的100億美元業績略有水分。」廣達內部人士2005年4月份表示,「今年,廣達號稱要突破業績120億美元,顯然壓力將更為巨大,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有效控製成本已迫不及待。」

許多電腦的關鍵部件仍然是被進口到中國的。以惠普的Pavilion zd8000為例,在網站上的售價是1199美元。這個價錢包括了這樣一些東西:一個由美國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生產的微處理器、一個生產廠家在臺灣的、總部在安大略州的ATI科技公司(ATI Technologies Inc.)出品的顯卡。韓國和臺灣提供液晶顯示器和存儲的記憶體。硬碟存儲則大多來自於日本。對於像廣達這樣的公司來說,通常有兩條生產線,一條包括由機器人完成組裝的傳送帶。當一個訂單進入,工人在另外一條生產線按照顧客的特殊要求對電腦進行配置。

但是在將陣地轉移到中國以後,類似於廣達這樣的公司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從現在的筆記本生意上詐取利潤愈發困難。為了保持增長,廣達也開始從多元化的生產中尋找出路,該公司現在也負責生產手機和LCD的電視機。與此同時,其它電腦公司還在擠入中國大陸生產電腦廠家的陣營,總部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 Inc.)目前就選在上海附近的地區生產生產其大部分的硬碟,甚至是LCD和記憶體也開始在大陸生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