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紅週刊頭條:誰抄到了千點底

發表:2005-06-13 07: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編者按: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戲劇性的一週。投資者現在至少能夠稍許喘口氣,靜下心來考慮一下8.21%的巨量長陽,是「大隱隱於市的資金所為」,還僅僅是「以短線差價基礎上的做多聯盟暫時形成的合力」?是「掀開了新一輪大牛市的序幕」,還僅僅是「一次逃命行情」?正反方的激烈交鋒反映出當前市場複雜的矛盾心態,但或許只有「英雄不問出處,能否達成共識」,才真正決定了「6.8」井噴行情的持續力度和高度。

  .市場追蹤. 一個「支點」就撬動了「地球」?

  雖然23期《紅週刊》記者已經注意到《A股市場清冷異常,場外資金伺機而動》,但此番行情來勢之迅猛,幾乎是「一日定乾坤」。

  巨量資金手法強悍

  「資金量很大,手法非常凶悍。」這是受訪者的普遍感觸。

  從基金倉位普遍較重、庫存彈藥有限的情況看,排除了基金主導的可能。而券商已整體處於弱市,近日雖有消息稱少數創新試點券商將獲得央行低息貸款,但主導這場千點反擊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

  大量資金強攻為數眾多的大盤股,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的策劃。排除了基金與券商,還有誰可能具備這樣的實力呢?

  「國」字號配合利好出擊?

  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國」字號背景或者與政策關聯度較大的資金。

  近日可謂是利好雲集:3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上海市上市公司工作會議中,明確了股權分置「肯定要給流通股股東好處」;7日,銀行號基金公司獲准設立、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相關文件的徵求意見稿發布等一系列利好,先從消除投資者對股權分置的疑慮、恢復市場信心入手,再從資金上給出系列政策,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

  「能如此密切地配合政策利好出臺發起這輪行情,極可能是『國』字號背景或者與政策關聯度較大的資金。」一供職於某大型券商資產管理總部的人士如此說道。

  認同該說法的人為數不少。而對其發起強攻的21只個股,有人猜測為「第二批可能試點的公司」。

  金融大鱷橫掃廉價籌碼?

  另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是:熱錢利用技術面、心理面的千點大底發起強攻,迅速收集廉價籌碼並激活市場人氣。

  「正如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廣發基金投資總監朱平說道,而這個支點就是1000點。此前市場是以非理性恐慌下跌的方式逼向1000點大關的,跌得人心惶惶,既無視滬深300指數放之全球也不高的13倍平均市盈率(6月6日),也忽略了如鋼鐵等行業較海外市場偏低的市盈率,悲觀地看到800點甚至700點。

  「大家都認為是底的時候肯定不是底,」鑫鼎盛董事長林勁說道,只有極少有人認為是底的1000點可能就真成了底。」

  能夠充分利用這個支點的,必是具有很強專業性的資金。這股資金有可能來自海外的「熱錢」;也有可能來自國內,如坊間傳言的千億江浙資金等。但不管來自何方,其魄力與手法都表明,這股資金具備金融大鱷的水準,是市場的熱錢。

  「以12只個股高開引起市場關注,以漲停橫掃所有的拋盤收集籌碼,這種趁市場還沒反應過來迅速收集大量籌碼的方式,我們以前也用到過,而且事後來看,比慢慢收集來得划算,」一位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說道,因為「慢慢收集一是耗時長,二是容易被市場察覺。」

  行情具備可操作性

  據《紅週刊》瞭解,這波行情除了主導者,場內外也有一些機構與個人在參與。早在5月13日,深國投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託計畫就迅速將倉位由55%加至滿倉,某大型綜合券商也早已制定了「1001點滿倉」的操作計畫。

  除此之外,判斷千點附近有可操作價值的投資者也不少。資深市場分析人士古禪先生在6月6日的《廣州日報》證券版中就估計到「1000點即使失去,也有機會重得。」因為「不少老股民有抄過歷史大底的經驗,『賭』的是決策層不會讓股市關門,最後總要行政干預。」

  營業部的確也有不少「買些股票紀念千點」的老股民,儘管在6月6日當天買入時還有些顯得悲壯,但8日的大漲還是讓他們感到當初承擔的風險還是物有所值。此外,也有積極關注股市的房地產等外圍游資踴躍介入,但這些資金來得快,一旦感覺風向不對,溜得也會很快。

  不管主導者是「國」字號資金還是「大鱷」級資金,他們的作用是在極限位置擦燃一根火柴,聚攏起市場散淡的人氣。已經滿倉的赤子之心基金總經理趙丹陽相信,「目前大盤進入筑底階段,未來三個月內將有大牛市產生。」

  在熊市氛圍依然濃郁的當下,說大牛市似乎還有些尚早,不過即便保守者也認為,這波行情可以上漲二三百點。他們認為,眼下除了看第二批股權分置試點的支付對價大小,還要看後續有什麼樣的政策利好出臺,才能真正決定行情的高度。

  .數據解構. 火熱長陽後的冷思考

  ■本刊記者孫庭陽

  雖然當天火火的行情給低迷許久的股市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但投資者對後續行情仍要進行冷靜的分析。

  成交量放大不夠

  從2001年6月之後,滬深兩市單日上漲超過5%的日子共有6次(見表1),從成交額絕對數、較前5日放大倍數、漲幅前50只股票和後50只的成交額比率看,「6.8」長陽和2003年1月14日的長陽都比較接近,下文簡稱為本次和上次。比較兩次行情的異同,對於判斷後市走向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本次滬市成交190億元,兩市共成交305億元,佔前一日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的3.15%;上次上證綜指漲幅5.81%,滬深兩市共成交345億元,佔前一日流通市值的2.76%。本次成交額放大數量低於指數漲幅增加數,顯示出在上證綜指1000點附近投資者的惜售心理,看多者只好用拉高價格、吸引賣盤的方法買入股票。

  統計發現,本次上漲和放量的股票幾乎集中在一起,成交前50名的股票佔市場成交總數的56.81%,僅次於2005年2月2日的58.67%,可是上漲前50名成交額卻是上漲後50名的9倍,是2001年之後日均上漲5%以上倍數最大的一次,資金的追漲行為更加明顯。

  權重股再次被重用

  中國石化佔上證綜指權重的10.92%,是滬市第一權重股,股價每漲跌0.1元,將會影響上證綜指造成3.5個點。本次上證綜指上漲85個點,其中中國石化「貢獻」的點位就達11.72點,本次行情中包括寶鋼股份在內的前十大權重股對上證綜指漲幅的貢獻達27.93點。

  由此看來,本次行情中,做多力量為了讓指數走出漂亮的上漲形態,以拉抬指標股的做法來激起市場的熱情。不過,上次兩市有17.49%的股票漲幅超過上證綜指,本次漲幅超過上證的股票數量佔到34%,從權重股對行情的影響程度看,本次行情不及上次。

  仍處於熊市通道中

  雖然上證綜指在6月8日上漲了8.21%,6月9日續漲1.39%,市場人氣已經被激活。但其它指數的疲態盡顯。深成指6月9日僅上漲0.5%,作為市場上藍籌股代表的上證50微漲0.84%。上次上證長陽之後指數續漲了10%,如果按此估算,上證指數在1226點將會是一個重要的阻力位。

  如果要突破2004年4月6日的1496點強阻力,以6月9日的上證點位計算,漲幅要達到32%。也許到那時我們才有可能判斷牛市是否真正來臨。

  觀點交鋒之一

  「大隱」之作V S多方合力

  交鋒雙方

  正方:大時代投資汪貽文

  反方:北京證券研發中心吳琪

  正方觀點:

  大隱隱於市!是什麼人抄到了世紀大底?探詢這個線索的要點,還是在中國石化──這個A股市場中權重最大的品種上。正是它在2005年6月7日收市前一分鐘的異動揭開了本次反攻的帷幕。

  中國石化的異動,其實是從5月12日開始的,當時打破原先的橫向抵抗格局的兩筆2萬手的拋單,將該股的形態徹底破壞,隨後在5月16日尾市回拉、5月 19日的放量反覆,都看出其中有機構博弈的蹤跡。不管如何,此番場內資金之間的較量,短期的結局是空方獲勝,這才有了中國石化隨後從3.80元以上快速回落到3.20元的運行軌跡。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有新的增量試盤動作,而動作的要點就在於6月7日尾市刻意向下的3萬手在低位交換。隨著這個交換的完成,可以推斷,短期的空方持倉基本告罄,這也為其在6月8日的大反攻掃除了最後的障礙。

  中國石化是「千點保衛戰」的一個縮影,其實在眾多的基金重倉品種上都出現了類似的角逐行為。如長江電力、華電國際、寶鋼股份等。

  對於6月8日早盤12家公司集合競價以帶量漲停開盤的行為,顯然不是一種以盈利為目標的操作形式。不過,在其主動操作痕跡很強的公司流通股結構中,我們看出社保基金的持倉十分明顯。如浙江龍盛中的社保104、105組合、浦發銀行社保111組合和山東基建中的社保104、101組合等。

  從中小資金不能左右的權重股入手,不以小利為目標,這樣的資金的量級與背景及操作的嫻熟程度,不排除帶有穩定市場的政策性背景。

  綜合而言,市場已經開始一種建設性的回暖,這種難得的機會,是靠先知先覺的人率先行動鑄就的,是靠同步覺醒的人推波助瀾的,而不是靠後知後覺的人推測出來的。我們談論誰在這個位置動作,誰會抄到千點大底,其實還是一種局外的姿態。直面現在的A股市場,坐而論道不如身體力行!

  反方觀點:

  首先,我們認為,多方合力推動股指反彈。統計6月6日到6月9日股指反彈力度最大的4個交易日裡的個股表現,可以對本次主要做多資金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判斷。這一時間段漲幅超過20%的股票總計達到55只。其中基金、游資、券商為其流通股第一大股東的股票只數分別為21、18、1,總計50只,佔所佔樣本股的90.91%。可見,基金、游資以及券商是本輪行情的主要做多力量。

  第二,利益聯盟難以持久。隨著股指的進一步反彈,建立在以短線差價為基礎本身就呈鬆散型的利益聯盟,在各自的利益面前很難形成永久性聯盟。

  這首先是因為在解決股權分置背景下,剛剛建立起來的以上市公司業績同步增長、低市盈率為主要投資標的估值體系面臨較大的短期不確定性。其次,在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對話過程中,從市場行為學的角度看,非流通股股東讓利的底線是自己不受損失,雖然不排除個別公司出現特例,但手中持有股票的種類越多,則面臨補償不足的風險越大,可見,基金缺乏持續做多的基礎。此外,從基金的倉位情況看,其剩餘資金也並不寬余。

  而對於游資而言,其一貫的短期投機性風格在市場整個系統性風險尚未完全釋放的前提下,顯然不會成為一個堅定的做多者。

  第三,機會將在解決股權分置模式日益成熟後產生。脆弱的做多聯盟在反彈初期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其後續做多的持續動能顯然值得懷疑。筆者認為,在試點成果還沒有經過市場檢驗形成相對統一的共識之前,市場的整體運行格局很難會因為一兩次反彈而得到根本性改變。

  對於短線投資者而言,信託公司及財務公司重倉股如華電國際、北海國發等個股可重點關注。

  觀點交鋒之二

  歷史大底V S逃命行情

  交鋒雙方

  正方:山東神光金融研究所李金龍

  反方:華東師範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志林(忠言)博士

  正方觀點:

  儘管股權分置改革的進程仍不盡明朗,但種種跡象表明,「6.8」井噴行情很可能已經掀開了新一輪大牛市的序幕。

  溫故而知新。在中國股市15年的歷史上,惟一一次底部紮實的具備實際意義的大牛市的起點是1996年1月,當時上證指數最低512點。此時我們將目前的市場與1996年年初的市場做一對比的話,相信對當前所處的階段能有正確的判斷。

  若看看美國股市的歷史情況,就更能明白當前所處的位置,對我們判斷中國股市的未來也將大有好處。

  美國股市(以道瓊斯指數為參照系)歷史上最大的兩次調整分別發生在1929-1932年和1937-1942年,其調整的幅度分別達到90%和 53%。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大於50%幅度的調整。中國股市初創時期的歷史性大調整已經在1993-1996年結束,上證指數最大跌幅79%。未來如果還要有大調整,除非是在超級瘋狂的大牛市之後,而這樣的大牛市,我們迄今仍沒有經歷過。換言之,我們當前所面臨的熊市,仍屬於上升階段的正常回落,其幅度應該不會達到80%,50%左右應是上升途中調整的最大幅度。而我國股市本輪開始於2001年的大調整,到目前最大幅度已經達到56%,大調整很可能在 2005年這個調整以來第5年的年份裡宣告結束。

  目前來看,本次啟動「6.8」井噴行情的主力軍,很可能是集團性的民間資本。從市場表現來看,爭搶籌碼的意圖十分明顯,並且主力機構始終牢牢掌控著盤面,這就決定了本次井噴不會是短命行情。

  我們分析,週五的回落應是暫時的,也是短期快速上漲後的正常回調。畢竟消息面上短期也面臨著不確定性的敏感因素,如第一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企業即將公布投票表決結果,以及第二批試點企業可能將於近日公布,這些敏感事件暫時打住了行情上漲的步伐。或許短線的休整正好為後市行情的穩紮穩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反方觀點:

  對於本次行情,我談幾點看法。

  1、關於神秘資金的性質。從6月8開盤即有12只個股漲停、巨量主攻的目標是清一色的大盤藍籌股、收盤堅守1030點和1130點兩個30點位置的走勢看,可以認定,這是場外有策劃、有組織的大資金所為。許多人稱平準基金已經進場,我認為可能性幾乎沒有。新增資金很可能是在香港股市獲利豐厚,操盤凶悍的中資機構殺回馬槍(港股連日下跌似可印證),加上社保基金,聯手抄千點大底,同時又擔起護盤重任,但本質上仍是為了盈利。

  2、關於行情的目的。由於管理層已講出股權分置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話,因此,4家試點公司的表決能否通過,便事關解決股權分置乃至管理層的命運。因此,發動「6.8」行情帶有極強的功利目的,即以大盤的強勁上揚和「對價」的小恩小惠,引導流通股東投4家試點公司的贊成票,並為第二批試點搖旗吶喊。

  3、關於行情的性質。大盤一漲,有不少人就稱反轉,我不敢苟同,至多隻是類似於去年「9.14」行情那樣,屬20─25%漲幅的中級行情,或是挑戰半年線(1215點)和年線(1300點)的反彈行情。既是券商、基金的保命行情,亦是被套牢投資最後一次逃命行情。

  .評論. 英雄莫問出處旨在形成共識

  始於6月8日的上漲行情,對於目前來說究竟是進行時還是完成時,自然是人人關切的問題。同樣引起關注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組織聲稱對這次上漲事件負責。雖然第一個問題更具有實際意義,但答案顯然與後者相關。

  市場已經「失靈」

  「只要形成共識,今年就是轉折之年。」這是尚主席年初的表態。5月份,在自認為達成共識時作為利好推出解決股權分置試點,市場卻連續下跌一個月,「共識」逐漸演化為「共死」。直到「6.8」行情來臨前夕,兩市的平均市盈率為15倍,市淨率為1.5倍,即使不含權,已完全與國際接軌了。但是,1000點似乎並不是底,因為許多人當時已不是在按照支付對價後的市盈率和市淨率以及企業成長性來判斷投資價值,而是以更多的注意力,來比較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各自的歷史靜態收益,按歷史成本法計算支付對價的聲音不絕於耳。

  顯然這已偏離了股票價值判斷的根本標準。不考慮公司發起人的創業風險溢價,不考慮許多公司附載的無形價值,這樣痴人說夢似的對價要求可能連自己也不相信能被對方接受。由於對價標準不能形成共識的預期,導致價值判斷標準在混亂中趨於消極,難怪在1700點高唱價值投資讚歌的機構投資者們,有超過3成者在 1000點時認為市場才處於熊市的初、中期。

  隨著偏離股票價值應有評價標準的消極心理愈演愈烈,投資者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是在參與一場什麼遊戲。作為市場經濟潤滑劑的中國股市顯然已「市場失靈」。

  政府必須有所為

  在1000點畸形價值觀充盈市場之時,投資者已經損失和將要損失的不僅是股票市值,更大的損失的是解決市場根本性制度缺陷的機會。試想,真到700 點,還有哪家有價值的公司會跟投資者談所謂合理對價與補償?因為當時的市價已不比其內在價值更高。我們應該清楚,取得當前這樣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政策環境是何等不容易!「股權分置改革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搞好。」這是尚主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所作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證券市場長治久安的希望所在。

  「6.8」行情,上漲沒商量。眾基金們和某些國字號的資金紛紛表示「不是我幹的」!的確不是他們幹的,因為他們沒那麼高的覺悟,也不肩負「6.8」行情的使命。其實,「神秘資金」並不神秘,當市場失靈時政府必須作為,否則就是政府失職。當病入膏肓已危及國家經濟安全和長遠戰略規劃時,動用國家資源理所當然。8.21%的一根巨量長陽,旨在喚醒市場意識,使市場參與各方真正形成共識。「神秘資金」的良苦用心,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會更加清晰。

  敏感的學者早已預感「有形之手」會伺機干預而心懷忐忑,此前已在大肆敘說政府救市鮮有成功的先例,甚至大談臺灣國安基金虧損纍纍。然而,政府入市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來市場賺錢的,它的價值訴求遠遠超越盈虧本身。

  事實上,中國中央政府對處理金融危機似乎具有天生的自信。眾所周知,當年香港的「聯繫匯率保衛戰」,名義上是特區政府所為,實則需要中央政府的首肯與支持。至此,我們已不必過分追究「神秘資金」到底來自何方,重要的是真正形成共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其指引的方向上來。屆時才能夠「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小調查. 本週你抄底了嗎?

  為了考察本輪行情投資者的具體操作行為,《紅週刊》記者對周圍的朋友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調查。從回收結果看,承認自己本週抄底的比未參與此次行情的人數比例還略多一點,但每個人的動機卻不盡相同。

  抄底者的調查回覆:

  1000點準時買入,不多,幾千股,留作紀念。

  千點進入已經18%的收益了,我相信幾年之內都見不著千點了。

  最開始以為開盤錯了,然後發現多頭人氣極其旺,就買大盤股跟著。雖然抄到底,但放走了一兩個牛股。

  抄底了。估計新增資金為官方資金,但不是證券圈內的,且意圖長短不明。在第一批試點表決前夕動手,值得玩味。

  我抄到了動力源這個大牛股,比吃粽子還開心。不過我看行情是個短命行情。

  千點進入,9日感覺大盤有些滯漲就先出來看看。

  未抄底者的回覆:

  不是底,不值得抄。

  考慮到2月24日附近的高點應該就是今年的頂部,空間不大就沒參與。

  今年以來北京地區的開戶數突然大幅增加,好股票估計被他們吃了。

  不要提股票,我都虧得沒有了啊!

  買了點獲點利就跑了出來,周圍的人和我差不多。我想等到800點再抄底。

  前期已經半倉主動買套,如今還要相機而動。

  (調查者:本刊記者江紅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