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農民設計的「跨國生意」

發表:2005-06-16 18: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方週末記者朝格圖/一群不識「ABC」的農民卻做起了動輒百萬美元計的外貿跨國生意。外商川流不息飛來簽約。這是一種奇特的商業盈利模式,利潤來自於觥籌交錯之間,來自於酒酣耳熱之時。海口警方的網在悄悄收緊,「跨國紅包公司」六七個經理在散發著馬桶臭氣的房間裡悉數落網

「海南信企實業有限公司」3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裡,經常爆發出猛烈的爭吵。公司裡的幾個「經理」,時不時就跟一位「王主任」吵上一架。他們從辦公室吵到走廊,有時候甚至會吵到廁所。對峙雙方往往脖子上青筋暴起,唾沫星子亂飛。

他們吵架時用的是方言,在公司裡擔任兼職翻譯的吳琳聽不懂,「有點像唱歌呢」。儘管沒多久她就習慣了公司這種獨特的「企業文化」,但吳琳難免困惑:他們吵什麼呢?---沒有人告訴過她。直到公司的頭頭腦腦們被海口警方逮捕,吳琳才明瞭他們吵架的真正原因。警方的調查表明,信企實業是一家徹頭徹尾的騙子公司,是一家「專門詐騙外國公司」的公司。

吳琳想想,覺得有道理,正規國際貿易公司的人肯定不這麼愛吵架吧。但轉念一想,這公司從來都是成百上千萬地向國外公司訂購貨品,應該是往外掏錢才是。這些人騙個什麼勁頭呢?這正是「海南信企實業有限公司」的奇特之處,它騙的是外國客商的「紅包」。更讓吳琳想不到的是,自己也掉進了這家「跨國紅包公司」的陷阱當中。

吳琳是一個相當文靜的大四女孩,涉世不深,心地善良。今年4月30日,她到「信企實業」面試兼職翻譯。這是她第一份公司兼職,面試前心裏還砰砰打鼓。公司一位自稱陝西人的辦公室王主任接待了她:「不用面試了。一個月一千塊,你今天就可以上班了。」隨後,吳琳被領到了另一間辦公室。她工作的桌子上,插著一個巴掌大小的國旗黨旗,擺放著一個小地球儀。公司簡單得讓她吃驚,自己用的一個裝著Windows98系統的破電腦速度慢不說,還壞過幾次。

在這裡,她將為李經理工作,專門到網上找國外生產T恤衫廠商的聯繫方式。上班第一天,透過阿里巴巴網站,她就找到了韓國漢城的一家公司。李經理讓她給這家韓國公司打電話,詢問對方是否可以生產T恤衫。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雙方開始了更多的遠端業務往來。

過了幾天,韓國方面的裴女士詢問信企實業公司的性質,吳琳專門請示李經理。李經理對她說:我們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正處於改制轉型期,現在依然是國家控股,總部設在北京,在越南也有生產廠。

跨國生意看來並不好做。之後的20天,李經理不斷讓吳琳催韓國方面,發電子郵件、打電話、發傳真,讓對方寄樣品。收到後在規格、尺寸、顏色和合同方面,雙方商討了好多回合,終於敲定了合同細節。李經理透過吳琳,告訴韓國方面:信企實業老總馬上要出國,要盡快過來簽約,否則夜長夢多。

漸漸地,吳琳逐漸感覺到了自己工作的難度。除了關於紡織品方面的術語,比如色板、用料等較難翻譯,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她做起來覺得尷尬。

韓國方面負責生產20萬件T恤,本來雙方商定的價格是每件3美元5美分。但李經理表示,需要再加10美分作為自己的回扣。吳琳琢磨了一會,覺得「回扣」翻譯成英文「佣金」比較合適。第二次的尷尬發生在5月20日。李經理一字一句地跟吳琳交代業務:「你就跟那邊說,來海口簽約吧。事成之後,要請客,要給公司的老總送禮。一定跟她暗示一下,在中國這邊辦事要請客送禮。說得要委婉。」

左思右想,她後來琢磨出這樣一個版本:「簽約之後你可以請我們經理和老總參加一個酒會。你可以給他們一些禮物,因為根據中國的習慣,這一點極其重要。希望你能理解這裡的規則。」

韓國方面回電子郵件諮詢,給你們經理送些什麼好呢?李經理授意吳琳:「菸酒啊什麼的都可以。您這樣一位女士帶很多東西不方便,到我們這邊再買就行了。」

這些信發出之後,吳琳覺得臉紅慚愧,後來還為此專門發信給韓國的裴女士。反倒是裴女士安慰她:「全世界都這樣,送點小禮物以表誠意。我已經準備了幾小盒高麗參,祝經理們身體健康,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5月23日,裴女士飛赴海口,準備與海南信企實業有限公司簽訂總計63萬美金的合約。當著裴女士的面,吳琳遭遇了更大的尷尬。

就在裴女士來海口與「信企實業」簽約的5月24日,在泰國曼谷一家公司工作的黃先生,到海口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報案。他懷疑自己這個講中文、瞭解國內情況的地道海口人,在海口被一家叫「信企實業」的公司給騙了。

之前,他到海南省工商局查證過,「信企實業」確實存在,但登記的是私營公司,而不是事前洽談業務時說的「國有大型改制企業」,註冊資金也只有100萬元,根本沒有辦法履行向泰國公司訂購上百萬美元的二極體合同。

就在黃先生報案的時候,這天11點半,「信企實業」幾個經理,已與韓國的裴女士簽了約。他們一起來到一家高級酒樓,參加事先約定的「酒會」。飯局進行到一半,「李經理」讓吳琳把裴女士叫出來:「事情成了,要給公司來的四個相關主管送禮啊!每人送6瓶五糧液、6條中華煙吧!六六大順啊!」

這個「六六大順」比較難翻,吳琳靈機一動,「在中國,六代表運氣」。公司的辦公室主任老王趁機插話了。「我覺得給總經理應該多送點,畢竟大領導啊!這樣吧,十全十美,十條煙十瓶酒吧!」

剛剛過了「六六大順」這一關,「十全十美」這一關又擺在吳琳面前。不安中,她乾脆直譯成:「在中國,十代表著完美。」裴女士倉促中沒有反對。泰國的黃先生和韓國的裴女士,都與「信企實業」做生意,吃飯也是在同一家海鮮酒店。不同的是,黃先生是男的,因而觥籌交錯中喝了不少酒。

值班的支隊警察楊春山聽黃先生一說,心裏明白了八九成,初步斷定這是「皮包公司升級版」。去年11月,海口警方破獲過一起類似的案件,有了經驗。隨後黃先生所說的事,果然不出警方所料,「簽約後要給領導送禮」。為了給到場的幾個「領導」送禮,黃先生付出的吃飯、菸酒和現金紅包等費用,接近兩萬元。

裴女士正重複著黃先生三天前的經歷。她用信用卡結了菸酒的費用,單子打出來一看,她跟吳琳面面相覷:總共37000多人民幣!吳琳向記者回憶:「當時裴女士的臉馬上就黑下來了,但也沒多說。我當時一下子蒙了,怎麼這麼多啊!」

飯局的單也要由裴女士來埋,1300多元。飯後,李經理提出陪裴女士到明珠廣場走走。中間,李經理接了一個電話後,匆忙透過吳琳向裴女士說:「對了,還有一個『外匯局長』沒照顧到,這個人得罪不起啊。」最後,「李經理」主張為「外匯局長」奉上一條金項鏈和一個金墜子以表心意,為此裴女士又付了12000多元。

回到酒店後,裴女士曾反覆要求信企公司的任何一個經理出面,簽一個文件,以證明這些禮金的存在。但是經理們對此置之不理。第一次陪用戶吃飯的吳琳,對裴女士付出5萬多元錢深感奇怪和不安。她對記者說:「每次陪同翻譯時,我都心驚肉跳。」5月25日上午,有「經理」又叫她陪同接待一個外國用戶。在吳琳的善意提醒下,外國客商向「經理」提出了一個要求:不請客吃飯就簽,請客吃飯就不簽。

這時候,「信企實業」已在海口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監控之下,為了盡數逮捕犯罪嫌疑人,5月25日中午,警方在華信路某商業樓下蹲點,尾隨「王主任」,來到一個招待所後繼續跟蹤。晚上,「王主任」正穿著大短褲、光著膀子閑逛的時候,干警們利落地將其抓獲。隨後,其他六七個「經理」,也都在三間散發著馬桶臭氣的廉價房間裡盡數落網。

調查表明,「信企實業」根本沒有能力履行他們所簽訂的任何一單合同。它是一家典型的「皮包公司的新品種」,自稱國有轉制企業,從而騙取國外公司的「紅包」。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紅包公司」本身、跨國合同和飯局,諸如此類的細節,是由一群農民精心演繹的,而且,「王主任」還經營過另一家同樣的公司。

真正波士是「辦公室王主任」,王毅,初中文化,河南安陽張莊村人。在河南老家的時候,從沒有人給他送過禮。顯然,這個43歲的老農並非這種詐騙模式的發明者,他聽不少老鄉說過「開公司可以發財」。而他雇來的六七個「經理,」全部是老鄉。他們大都擺過地攤、幹過夜市,不怎麼懂上網,也不懂外語。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生財有道」。

「王主任」明令「經理們」統一口徑,國內的公司一律不要,專門聯繫外國公司。公司對國外統一宣稱「大型轉制國企」,原因在於「國企才用送禮」。為此他專門去小文具店,以每個12塊錢的價格,買來幾個小型的國旗模型,擺在每個辦公桌上。

依照約定,「公司」運營的所有費用,諸如辦經營許可證、房租,辦公場地和設備,甚至與外國公司聯繫的IP電話卡,都由王毅承□。下邊的「經理」專門負責聯繫外商,誰成功拉到一筆「紅包」,王毅與之平分。

除了「經理」,另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能上網、懂外語的翻譯,專門負責與外國公司聯繫。像吳琳一樣,他們大都是在讀大學生,也是受騙者。「王主任」甚至透過海南大學外語學院學工部,鄭重其事地舉行面試會,招來了四五個學生。但這些同學無法忍受公司裡吵架的強度和頻率,走了。

把外商騙到海南來簽約,首當其衝要有一個漂亮的合同。不管來自哪個國家,只要是國外的公司,只要有東西賣,「經理們」都會感興趣。購買的東西也形形色色,甚至喇叭、漁網,價格上不「斤斤計較」。發給國外公司的「合同」是經過反覆修訂的,「經理」一般會根據對方的要求來修訂合同,之前讓對方發樣品,並假意提出多種修改意見。「李經理」經常穿的黃色衣服,就是國外公司寄過來的樣品。

最後的訂單往往數額巨大,動輒數十萬美元乃至上百萬。事實上,產品價格和數額完全來自相關「經理」的想像力,發給一位印度用戶上千萬元的合同,就是只有小學文化的「經理」隨口說出來的。  在海口市的看守所裡,「王主任」承認,他經常勸那些「經理們」少打些國際長途,或者在見外商的飯局上少喝點酒,但往往招致痛罵。「經理們」痛罵他「對業務狗屁不懂」。對此,「王主任」火冒三丈,吵架根源在此。

但見外商的時候,他們又會和睦相處,一律西裝革履,搖身一變為昂首挺胸的「辦公室主任」、「經濟師」或者「總經理」。其中「總經理」的扮演者十之八九是史某某,因為他「大腹便便,有派頭,像波士」。每出演一次,得到的酬勞是100元,加一盒中華煙,還有一頓好酒好菜。

他們所有的努力,是為了把外國用戶拉到飯桌上來。事先,王毅已經和一家海鮮飯店溝通好:「外國公司來和我們談生意,要給我們的領導送禮。送現金不方便,對吧?咱們彼此行個方便。」每次,飯店得到的是飯局的利潤,外加4.5%的菸酒刷卡費。

大戲的高潮發生在飯局上,王毅自導自演的時刻來了。王毅總結說,第一單買賣騙的是馬來西亞用戶,「當時自己心裏沒底,很怕,沒想到一下子就收到了3萬的紅包。後來就不怕了。外國人不懂中國話,也不懂中國的規矩。」此後,他還學會了一句英文「Cheers(乾杯)」。

首先設下的是「酒關」。這些「經理們」面帶微笑,輪番猛灌一番,慶祝簽約成功。幾個回合下來,見外國客商已是酒過三巡,就帶其到酒店前臺,由王毅察言觀色,決定購買菸酒的數量。

韓國的裴女士,因為性別的原因躲過了「酒關」這一劫,但卻沒有躲過「刷卡關」。而一位外商事後承認,自己付出紅包的原因「或許是酒精起了作用」。

在這兩關上,兩個印度人挺住了,一人十多瓶啤酒依然不倒。本來已經刷了4萬多,但馬上覺得不對,把沒有簽字的信用卡單據撕毀了,轉身對「王主任」說:「我回印度商量商量再說吧。」

為了獲取更多的「紅包」,王毅等無所不用其極。裴女士帶來的幾盒高麗參被「李經理」要走了;一位泰國客商的不少泰銖被「留做紀念」了;而且,「經理」和 「主任」經常是一邊對外國客商說「來,我幫你刷卡吧」,一邊搶過對方手中的信用卡,自己操作。「紅包」當然越多越好,來者不拒,他們甚至掏空了好幾個外國客商的錢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