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污染源於制度政策

發表:2005-07-24 09: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國之音記者蕭敬7月23日華盛頓報導)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連年大幅度增長。然而,與此同時,中國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引起國內外人士的關注。那麼,聽眾朋友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制度偏向資本家

上海的李先生認為,中國有關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政策出現了偏差。他說:

「我覺得,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歸根結底,主要是由於中國現在的制度問題造成的,因為現在的制度明顯偏向於資本家,政府想方設法降低他們的成本,讓他們參與國際競爭。當然,老百姓肯定是倒大霉了。」

為政績不惜污染

江蘇一位姓張的聽眾朋友說,中國很多地區的官員為了所謂「政績」,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把不發達地區變成污染重災區。他是這樣說的:

「我們國家現在到處在搞招商引資,他們把這些污染的企業都引到我們這些不發達的地方來,為了他們的政績,把重污染的企業都往我們這個地方引。但是,老百姓出了問題找他們,他們根本不問。這個體制的問題是最難解決了。」

江蘇的羅先生談到中國目前的污染問題,感到痛心疾首。他說:

「我們中國的污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我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反映情況之後,到現在為止,有些企業就是拒絕來檢查。我們的生態已經缺失了很多很多,真是到了觸目驚心、民不聊生的地步。」

政府是立場堅定還是紙上談兵?

浙江的陶先生認為,儘管中國的環保問題很嚴重,但中國政府治理環境污染的立場還是堅定的。他說:

「我認為,我們國家的環保問題的確是很嚴重的,不過中央政府的態度是很堅定的,它也認識到環境問題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現在我們國家不是在各個地區都提倡『綠色GDP』嘛。」

但是,江蘇的顧先生認為,所謂「綠色GDP」的說法只是紙上談兵而已。他是這樣說的:

「中國的現狀就是說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假大空。從淮河來說,治理了多少年,到現在為止,不斷地給兩岸的城市和農村帶來污水。我們地處南京,現在長江水也污染得相當嚴重。我懷疑再這樣下去的話,中國大陸可能會無水可喝。」

目睹之怪現狀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環保部門與企業形成了某種「共生」狀態,也就是說,環保部門收取企業的費用,然後就對企業的污染問題聽之任之。浙江的吳先生也談到這種現象。他說:

「中國的環保問題、環境污染確實是觸目驚心。我懷疑中國的國策有問題,因為現在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先污染,後治理,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取得經濟效益。現在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污染企業多的地方,環保部門發的獎金多,工資很高;污染企業少的地方,環保部門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這確實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美國一位環境問題專家說,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和民間觀念都傾向於認為大自然應當為人類服務。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點對中國的環境問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您是否同意這種說法呢?請來信、打電話或者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我們。謝謝。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