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兄弟情 構建新關係

作者:清心遊客 發表:2005-09-26 05: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中有個很重要的思想----「和為貴」。人與人之間奉行「四海之內皆兄弟」。這種理念滲透著一種親情,體現了一種良好的處世哲理。大家彼此以兄弟相稱,親如一家,遇到矛盾盡量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種人際關係有幾個好處:一是不積攢矛盾,不激化矛盾,抑制暴力行為在生活中的膨脹,社會可以長期處於和諧狀態。矛盾發生過後,大家還是保持著親如兄弟一般,不留後遺症、不留隱患、不結死仇。二是維持人們的道德理念不因暴力、不因仇恨、不因猜忌而受到衝擊,凡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是人與人之間可以抱成團,形成合力,誰家有困難了,大家互相幫著,共同抵禦著天災人禍以及外族侵略。

這種理念對人類正常生活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相對來講,民眾對統治者的依賴性顯得弱化。在民與民之間不出現大的糾紛,或不出現大的天災戰爭,百姓一般不與官府往來。官府一般也不干涉民眾日常具體的生產、生活方式,大家彼此井水不犯河水。這樣的理念維繫了中華五千年之久。

今天,由於中共的統治方式和中國古代統治方式不一樣了,共產黨要把統治的觸角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社會細胞、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中。「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念成為了共產黨統治的嚴重障礙。人與人之間都是兄弟般的關係,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共產黨和政府插手其中了。這種社會結構、人際關係對共產黨的領導構成了嚴重障礙,因此共產黨要破除這種理念。

為此共產黨做了充分而又細緻的破除工作。概括講就是通過不斷的挑起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運動,掀起波又一波階級鬥爭的狂瀾。建國前,共產黨先是在黨內搞,建國後擴展到了全社會。在黨內,黨員斗黨員,在黨外,群眾鬥群眾。經過文化大革命,共產黨徹底顛覆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理念。運動中,共產黨依據共產主義的鬥爭學說,把人與人的關係說成是階級關係,不承認親情關係。把傳統的人際關係說成是在混淆敵我關係,動搖革命鬥志,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腐朽思想等等。運動中,共產黨領導著中國人你鬥我,我鬥你;你騙我,我騙你;你害我,我害你。把人心斗散,把人際關係斗僵,親人成了仇人。中國人彼此都留下了不堪回首的仇恨,中國人成了一盤散沙。

經歷文革十年浩劫,中國人的人際關係發生重大改變,誰也不信任誰,原來還信守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到後來對他人已經是層層設防了。對別人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習慣性的以懷疑的態度來審視,絕不再輕易相信任何人任何行為。當時曾出現過這樣一種情況,在政治運動中,人們出於自我保護,說話都很謹慎。開會時說七分假話,三分真話;會後對朋友說三分假話,七分真話。後來鬥爭太殘酷,人心太叵測,開會時只說假話,不說真話;對朋友則是七分假話,三分真話。再到後來,無論是開會還是對朋友都說假話,只有到了被窩裡才對自己說句真話。再後來對自己也不信任了,在被窩裡都不敢說真話了。人性中邪惡的一面被共產黨無情的放大起來。人與人之間親如兄弟般的關係被共產黨全部斬斷

當人與人互相之間再也不信任的時候,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原本可以求助朋友幫助的,現在誰也不肯幫了。這個時候共產黨說了,誰有困難找黨,黨可以幫助你。於是,人們自然而然的依靠黨和政府了,也只能依靠黨和政府了。共產黨挑撥離間了人們的和諧關係,返回頭它來充當好人,從而實現了它控制中國人的目的。不僅如此,共產黨一直在維持著它破壞了的人與人之間的兄弟關係,利用一切手段繼續惡化人際關係。包括粗暴執法所引起的暴力抗法;暴力鎮壓與反抗;各種分配不公以及亂收費所引起的各種糾紛等等,都起到了破壞人際關係的作用。這些都是共產黨有意搞的,不是它的執政能力有問題,也不是它先進不先進的問題,而是它故意要這麼做,它一直做的很符合它的要求。

人們總覺得現在社會很亂,卻不知道怎麼造成的,其實就是共產黨一手製造,並一直在系統的維繫著和一步一步有計畫的發展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