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海九成以上水域無魚可捕

發表:2005-10-27 18: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今天人們讚嘆著中國的經濟的成果和滿足享受著飯桌上豐富的食物時,有曾想過這豐富的食物是怎麼來的嗎?

今天的中國人在吃著他們子孫後代的食物。中國現行的政策將導致中國的子孫後代無水可飲、無地可耕、無糧可收、無魚可打。這種現象已經在發生、發展。

東海漁場是中國第一大海洋漁場,以魚種多、品質優、產量高而蜚聲中外,但浙江省嵊山縣漁民今年春節後的首次出航就大敗而歸,大部分漁船幾乎扑空。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環境保護處官員說:「過去,對蝦有群體,而現在卻看不到了。如今只有一些處在生物鏈底層的生物還有群體存在,如蝦皮、海蜇、海邊小貝類等,處在食物鏈二級以上的幾乎沒有。」

在珠江口打了40 多年魚的漁民感觸良多:這幾年消失的魚太多了,像石斑這些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魚,以前是一網下去很容易就打到,條條都有六七十斤重啊,還有鳳鱭、大黃魚、馬鮫等等,但現在基本是抓不到了,好幾年沒有看見了。

一項調查表明,廣東傳統海域的四百多種海產品目前僅發現兩百來種。廣東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廣州市黃沙水產品批發市場,天然海產品產量及品種僅佔該市10% 左右。

中國海洋大學的一位教授說,「目前我國近海 90% 以上的水域基本上已無魚可捕,『海洋荒漠』慘烈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自古以來,渤海就是中國經濟魚蝦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育肥場,黃海、渤海和東海北部的重要漁業資源有40%在這裡產卵,素有「魚蝦搖籃」美譽。但近年來渤海的生態環境污染和漁業資源衰退急劇加速。

資料表明,渤海水環境遭受污染的面積, 1992年不足26%,2002年達到41.3%,產卵場受污染面積幾乎達到100%。2003年監測結果表明:渤海水域主要污染物質是無機氮、石油類、 活性磷酸鹽等。其中無機氮在渤海各灣都超標;石油類在渤海灣和遼東灣超標嚴重,超標率分別為83.8%和26.7%。渤海沿岸一些海域,海底淤泥中重金屬元素含量竟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2000倍。赤潮是衡量海洋環境的一面鏡子。據統計,渤海上世紀60年代以前沒有赤潮記錄,70年代3次,80年代之後,共 發生赤潮40多次,最大年份赤潮面積上萬平方公里,累計經濟損失數十億元。

同時,漁業資源近年來的加快衰竭實際上是長期濫捕的必然結果。船越造越多,越造越大,漁網越織越密,越拉越長,現代裝備的捕撈隊伍在海中布下了天羅地網,即使是小魚小蝦也在劫難逃。

以渤海為例,上世紀70年代,渤海海洋捕撈漁船約為11,000艘左右,漁業總捕撈量低於資源供給量,漁業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進入80年代以來,漁業經濟迅速發展,渤海海洋捕撈船隻數、總功率急劇增加。至2003年,渤海已有海洋捕撈漁船29,200艘。與1986年相比,捕撈漁船增加47%,總功率增加77%,海洋捕撈強度已遠遠超出了渤海漁業資源所能承受的程度,漁船單位產量持續下降。

近年來,渤海漁業生物品種明顯減少,傳統經濟魚類資源量大幅下降,並呈低齡化、小型化趨勢,幼魚佔捕撈總量的60%以上。多年來,小黃魚、帶魚形不成漁汛,鯧魚和鮐魚也岌岌可危。對蝦是渤海的一大特產,上世紀70年代年產量約2萬噸,最高年份3.4萬噸,近幾年產量降至千餘噸。

2001年山東省漁業拖網的產量達160多萬噸,佔總產量 60%。長期實施拖網作業,幾乎把魚子、魚孫都「一網打盡」.

當魚子、魚孫都絕跡了,我們和子孫們也就無魚可吃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