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自行車上的富國(組圖)

發表:2005-10-30 03: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東方的「自行車王國」在汽車文化的暴力面前顯得日漸蒼白無力之時,在歐洲的富國荷蘭,自行車早已不再拘囿於交通工具的藩籬,成為幾乎全民喜愛並積極參與的運動方式,也升華為獨特的文化。多年來,荷蘭政府在修建道路、制定交規和道路管理方面對自行車的行駛進行了特殊規定,以此保護騎行者的安全並激勵、促使自行車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荷蘭,各城市都辟有專門的與交通主幹道隔離的自行車道,而不僅汽車被禁止駛入自行車道,就連機動腳踏兩用車也不得駛入。另外,由於自行車文化的風行於世,自行車道兩旁也自然派生出許多專門針對自行車的服務設施,如:自行車修理店,自行車出租行及自行車停車場等。在這樣的特殊「關愛」之下,騎自行車出行成為荷蘭人「迷戀」的交通手段和鍛練方式:荷蘭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騎自行車完成的,在荷蘭的老年人當中,48%的旅行也是靠步行或騎自行車完成的。而擁有1600多萬人口的荷蘭,自行車的數量幾乎與人口數量相當。

自行車文化在荷蘭的流行離不開政府對自行車這種環保、實用、節約能源而又有益於鍛練騎行者身體的交通工具的大力倡導和政策保護,而與此同時又與西方國家近年來興起的「反汽車」運動相互呼應,折射出生活在現代化國家中的人們對現代汽車社會污染和對能源日漸枯竭的恐懼。而在講求高速的全球化經濟之下,荷蘭這個 「騎在單車上的國家」依然能夠穩居西方經濟強國之列,而且人均國民收入保持在2萬歐元之上。當我們努力建設一個節約型的社會之時,荷蘭的經驗確實值得我們思索和借鑒




  一名乘客手提自行車,從阿姆斯特丹到烏特勒支的列車下來:火車與自行車的無間合作,讓人們能夠耗費最少的金錢和能源走遍荷蘭。



圖為荷蘭烏特勒支街頭,在父親鼓勵的目光注視下,一個小男孩騎著微型自行車勇敢上路:自行車就這樣開始與他們的人生相伴。


  圖為一位婦女將自己的孩子放在自行車前面的大筐裡騎行:讓人數不勝數的自行車種類透露的是荷蘭人對自行車的喜愛和對這種交通工具潛力的深入挖掘。




  圖為在荷蘭烏特勒支市,一位父親用一輛「長」得頗為「個性」的自行車載著兩個孩子在街頭穿梭,幸福的微笑映紅了孩子們面孔:這一刻,天倫之樂凝固在了自行車這個載體之上。



  荷蘭烏特勒支一家自行車商店裡懸掛的以自行車為主題鐵藝畫:在自行車文化的感召下,自行車也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素材。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街頭,無人使用的自行車被人們改造為花壇:包容的自行車文化讓廢棄的自行車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也能「化作花泥更護花」。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街頭,騎著自行車巡行的警察:以自行車為公務車無疑是對自行車文化最有力的倡導。



  圖為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街頭等待載客的自行車出租車:對於遊客來說,乘坐這樣的出租車是感受荷蘭自行車文化和城市魅力的完美途徑。




荷蘭烏特勒支市街道上醒目的自行車道標誌:荷蘭無愧於自行車騎行者的天堂,無論在哪裡,自行車騎行者都能找到自我的天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