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開放 中國大學生成愛滋高危人群

發表:2005-11-29 00: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國內權威機構調查,中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年增長率在30%左右。目前中國社會已面臨愛滋病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的局面。今年年7月,中國衛生部發言人毛群安表示,農民工和大學生是愛滋病傳播的高風險人群,相對較容易成為受害者。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近年來,隨著中國青少年性觀念的日益開放,愛滋病正在成為大學生們必須正視的問題,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愛滋病專家、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性健康中心主任醫師張北川說,早在10年前,中國大學生中就已發現一些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就全世界而言,愛滋病病毒感染者70%以上由性接觸傳播,其中超過一半是14∼25歲的青少年。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的性觀念較前發生了很大變化,一項調查顯示,國內有22%∼30%的大學生有過性經歷。

更大的威脅來自於觀念的改變。湖南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愛滋病防治實驗室在2002年湖南省內4所高校進行問卷調查,825名受訪學生中超過一半的人認可婚前性行為,超過30%的人認可有多個性伴和婚外情,16.9%的人認可商業性性行為,約10%的人認可同性愛和同性性行為。

此份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過度開放的性觀念有可能成為大學生群體中愛滋病傳播的高危因素。

2005年,一項由來自41個國家、超過31.7萬人參與的全球性網路調查顯示,98%的受訪者都認為青少年應該從16歲甚至更早開始接受正式性教育,但是中國的受訪者則普遍認為這並不必要。這項調查更突顯出,在中國推行健康的性教育的已是刻不容緩。

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的朱琪教授主張,把傳統性道德作為預防愛滋病「最有效的措施」 和「最巨大的衛生資源」。在他看來,未婚青少年應保持童貞,形成譴責非婚性行為的社會輿論,對於同性戀者予以矯治。

他認為,能使人類最終戰勝愛滋病的,不是特效藥、疫苗,更不是安全套,而是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組成部分的傳統性道德。換句話說,就是要道德內省,用道德抑制性衝動,避免發生混亂的性行為。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愛滋病研究中心副教授高燕寧指出,不應該僅僅把大學生劃為「高風險人群」對他們進行干預,同時也應該讓這些年輕人在性健康教育和愛滋病等問題上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張北川教授「防艾」的方式很明確:應當讓人們知道,自己的某些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在全世界範圍內,青年人都是愛滋病侵襲的主要人群。要防治愛滋病,必須公開信息,讓人們有能力對自己選擇的行為負責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